六旬翁做根雕 “破木头”变宝 | 鞍山新闻网

一块外观看着腐朽的松树根,62岁的张焕良就能看出它可做成根雕艺术品;已经没有生命的孔雀,经他巧手点拨,就能化身永生,重新绽放生命的美丽和光芒。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根雕艺人张焕良的家,听他讲述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让曾经的生命再次绽放。

根雕艺人张焕良家住千山区庙尔台村,走进他的工作室,各种根雕艺术品扑面而来,有讴歌改革开放的根雕艺术品“硕果累累”,也有寓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一帆风顺”根雕作品。张焕良说,几天前,他非常得意的一件根雕艺术品,被他命名为“扬帆远航”,被一位懂行的买家收藏了。他有点不舍,拍了照片,留作纪念。

张焕良介绍,自己曾经是四级木匠,自学了美学、美术等知识。1997年,他偶然发现,山野田间的枯树根没有人要,任凭风吹雨打,有点可惜。于是,他开始关注这些树根,每一次登山,每一次远足,别人看的是蓝天白云,他除了看景,还关注起那里的枯树,尤其是有点艺术造型美感的树根。他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命名为《远山的呼唤》,作品刚雕完,立即被人高价买走了。

20多年来,张焕良在寻找原料、打磨根雕作品中,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转变。这些年,他利用树根的自然纹理,把自己的很多根雕艺术品设计成了一艘艘航船,寓意扬帆远航、硕果累累等,以此讴歌改革开放,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这样的根雕艺术,非常受人们的欢迎。

在张焕良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一只栩栩如生的蓝孔雀栖息在柳树根的根雕艺术品。张焕良说这是他制作的标本,蓝孔雀是养殖场养殖的,因为生病了,生命走到尽头。张焕良知道后,花钱买下这只蓝孔雀,花费了几天时间,把这只蓝孔雀做成标本,让它“复活”了。张焕良说,在中国,孔雀象征着优美和才华。他把没有生命的孔雀复活了,让它继续绽放生命的美丽和光芒,是对生命的极致尊重。其实,张焕良的标本制作还是十五六年前,在辽宁大学跟专家学习的。回来后,张焕良“复活”了孔雀、红腹锦鸡、山羊等动物。

张焕良说,自己出身农民,学过木匠,是根雕艺术让他大开眼界。他曾经参加过各种根雕艺术大赛,获得过金奖和二等奖。他说,他已经把根雕艺术当做了生命一部分,未来还要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