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新闻网讯 9月25日,运城市民政局举办“善行河东”系列之慈善地名文化讲座,邀请运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兼运城晚报总编辑樊峻峰,以地名文化中的慈善基因和德孝内蕴为主题讲述了我市乡村地名文化中蕴含的慈善德孝传统文化。这是我市首次以慈善地名文化为主题举办专题讲座。
地名不仅是一个地理标识,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仁者爱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反映了乡土社会中互助友爱、尊老敬贤的优良风尚。我市有丰富的慈善地名底蕴,如以道德伦理命名的临猗县仁里村、绛县爱里村、永济市义合村;以祈福纳祥命名的永济市兴里村、河津市康家庄、芮城市永丰村;以劝学向善命名的永济市弘道园、夏县的三贤社、河津市修村等。这类地名慈善和德孝的主题尤为突出,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
运城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卫鹏主持会议。卫鹏指出,慈善地名文化讲座既是“善行河东”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政工作加强“联”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下一步市县两级民政部门要进一步激发地名文化工作热情,更加深入的开展地名文化挖掘和保护工作,筑牢城乡地名文化根基,用身边耳熟能详的地名来弘扬河东正能量,贡献更多民政力量。
市民政局相关科室同志,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年轻干部,各县(市、区)民政局区划地名工作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了活动。(和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