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贵高原到中国跑坛:曲靖凭什么成为中国长跑的“心脏” | 掌上曲靖

2025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曲靖·麒麟)暨云南曲靖四季跑·夏天清凉乐跑季的余温还未散去,2025云南会泽村跑暨云南曲靖四季跑·秋天丰收乐跑季又在“星光璀璨”中落下帷幕,一座城与一项运动的双向奔赴,让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于这座中国长跑的“心跳之源”——曲靖。

在这片被誉为 "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 的土地上,长跑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专业运动员到业余爱好者,从高原训练基地到四季花海赛道,曲靖正以独特的魅力展现着中国长跑的强劲脉搏,成为中国长跑的“心脏”。

天赋之地:得天独厚的训练天堂

曲靖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全市平均海拔约1880米,这一高度被运动生理学认为是提升耐力素质的理想海拔,氧气含量低于平原地区。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在高原生活的人心肺功能会更强,在这样的环境下训练能有效刺激红细胞携氧能力提升,从而增强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四川省田径队中长跑总教练韩刚和他的队员自2019年就开始在曲靖开展训练,每年在这集训时间超过10个月。他说:“曲靖的地理优势非常明显,温度、海拔很适合一年四季的训练,我们在这里训练的体验感非常好,也能出成绩,独特的高原环境对提升运动员耐力与状态效果显著。”

曲靖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核心特点是温和凉爽、干湿分明、四季如春。与其他高原地区相比,曲靖拥有更为温和的气候条件,夏季平均气温仅19.7℃,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在97%以上,被誉为“最接近马拉松黄金温度的城市”。

作为中国中长跑领域的标杆性人物,孙日鹏教练和他带领的辽宁队每年秋季都会到曲靖市会泽县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在会泽高原的怀抱中,每一次训练都是对我们运动员极限的探索和超越。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成为了我们运动员锤炼意志、提升体能的圣地。每次高原训练队员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与会泽的独特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曲靖市投资20.99亿元新建了曲靖市文化体育公园,改造提升了麒麟、马龙、罗平、师宗、会泽等分赛场的体育场馆,全市9个县(市、区)都建成了以体育公园或全民健身中心为龙头的“一场两馆”,为长跑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马龙区全面升级改造高原体育训练中心基地,建设标准化田径场,持续打造国际高原竞走及中长跑训练基地;会泽县开发了青云50公里越野赛道、娜姑20公里田野跑赛道等,可满足不同团队、不同人群的训练需求。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完善的体育设施,为运动员提供了世界级的训练环境,让曲靖成为了众多专业运动队的理想训练基地。据统计,每年有超过50支专业运动队,近1.5万名运动员到曲靖开展集训。来自成都体育学院的大四学生吉胡布感在曲靖参加集训已经4年,他每天在赛道上挥汗如雨,只为心中的一个梦想:“在曲靖训练,希望我能在学业结束前能够跑出一个好赛绩,争取挤进国内马拉松的顶尖水平。”

育人之道:体教融合的培养模式

多年来,曲靖输送的运动员在国内外赛事中屡创佳绩,为中国长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持续产出高水平运动员的能力,正是曲靖作为中国长跑“心脏”的核心标志。

曲靖市创新采取 "体教融合、读训并重、文体双修" 的育人模式,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与曲靖市第一中学、曲靖市民族中学、曲靖市第二小学等学校合作,形成了从小学到中学的体教融合体系。体训中心对学生实行集中学习、集中训练、集中食宿“三集中”管理,并创新推行双班主任制度,由文化和体育班主任共同负责班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确保了学生学习、训练和休息的无缝对接,有效解决了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读训矛盾”,为高水平运动员的成长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曲靖市构建了“市级锦标赛”“县级学校联赛”“校级对抗赛”“班级挑战赛”四级校园体育竞赛体系,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训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也为优秀体育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搭建了平台。此外,曲靖市积极推动体育特色项目进校园,实施校园体育“321行动计划”,让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

曲靖市马龙区充分发挥有利于开展田径运动的自然环境优势,巩固拓展全国田径优秀后备人才基地、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等优势,在田径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显著,被誉为“竞走之乡”。通过体育和竞走学校等平台,精挑细选体育特长生进行专业竞走训练,先后向省、市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体育后备人才,涵盖竞走、中长跑等多个体育项目。其中,马龙籍运动员黎则文、赵成良、张俊等在国际、全国相关赛事中荣获竞走冠军。

曲靖市会泽县是“国家中长跑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当地采取体校与普通高中合作办学模式,形成“智育辅体育、体育促智育”的良性循环。十年来,会泽县向国家队、省队输送了217名优秀运动员,其中4人获得世界冠军,45人获得全国冠军,被誉为“体育冠军摇篮”。

会泽县体育运动学校的何亚辉教练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先后培养出了几十个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其中仅蔡泽林、李建波二人就获得世界冠军2次、全国冠军12次,是名副其实的冠军引路人。“高原训练最适宜海拔在1800米至2500米之间,会泽处于中间位置对于运动员的心脏功能的锻炼和有氧能力的提高有极大好处。会泽运动员大部分来自高寒山区,家庭较为贫困,很多队员希望通过跑步改变生活,所以吃苦耐劳的精神较强。”他的学生蔡泽林说:“‘曲靖是中国的长跑心脏’不仅是一句赞誉,更是对曲靖在长跑领域卓越贡献的肯定。我很幸运能从这里出发,一步一步走向世界冠军的领奖台。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在家乡的培育下,在长跑的道路上追逐梦想,为中国长跑事业续写辉煌篇章。”

创新之举,文体旅商的融合发展

依托交通便捷易达、海拔气候立体宜训、产业环境宜居宜业、体育场馆资源丰富宜赛四个特色优势,曲靖市提出打造“中国·曲靖——国际高原体育城”战略目标,确定了打造“山地户外乐园、高原赛训胜地、四季跑路之城”的发展定位,赛训一体、以赛为媒,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构建了以体育用品生产销售、体育场馆运营、品牌赛事推广、体育训练和竞赛表演为重点的全要素产业支撑体系。

依托全年300天以上“四季如春”的户外运动气候条件,曲靖市打造了全国首个地级市系列路跑赛事IP——云南曲靖四季跑:春天花海乐跑季主推“曲靖罗平马拉松”,夏天清凉乐跑季主推中国田协在云南省主办的唯一一场“10公里精英赛”(曲靖·麒麟),秋天丰收乐跑季主推“乌蒙之巅云南会泽村跑”,冬天阳光乐跑季主推“乌蒙之巅越野挑战赛”,并配套旅游优惠政策和特色线路。这种“体育+文旅商贸+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N”的模式,不仅提升了赛事的吸引力,将赛事流量变成了经济增量,实现了高原特色体育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从罗平的百万亩油菜花海到麒麟水乡的千亩荷塘,从会泽的古城秋色到宣威的绝美峡谷,山水相拥的生态赛道、四季花开不败的自然景观,造就了一条条“最美花海赛道”;从专业运动员的刻苦训练到普通市民的日常晨跑,从大型赛事的激情上演到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体育元素已深度融入曲靖的城市发展脉络,成为跳动不止的高原脉搏,为中国长跑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张照彬 刘顺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