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鞍山的王向阳先生受邀参加中外友人主题交流活动。作为鞍山方面的参与代表,他不仅怀着对历史的敬意投入其中,更将一份属于这座城市的“甜蜜味道”带到了现场——王先生多年前从江苏来到鞍山,是北外附属辽海外国语学校的创始人。十一年来,他早已把鞍山当作第二故乡。记者采访了解到,像他一样,无论是来到这里的“新市民”,还是从鞍山走出去的学子,也都在用各自的方式为这座城市助力发声,为鞍山南果梨代言。
“来鞍山 11 年,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早已让我深深扎根。” 活动现场,王向阳动情地说。作为一名从江苏来到鞍山的教育工作者,11年间,他不仅见证了鞍山的发展变迁,更深深爱上了这座人杰地灵的城市。此次受邀参加活动,他特意提前准备了一份特殊的 “伴手礼”—— 鞍山特产南果梨。为了保证南果梨的品相,避免在运输和传递过程中受损,王向阳亲手用面巾纸为每一个南果梨进行了 “里三层外三层” 的手工包裹,这份细致与用心,不仅让现场嘉宾感受到了南果梨的鲜嫩,更体会到了他对鞍山的深厚情感。“我走到哪里,就想把鞍山的好带到哪里,让更多人知道鞍山、了解鞍山,爱上这座有温度的城市。” 王向阳的话语朴实而真诚。
在王向阳的影响下,北外附属辽海外国语学校走出去的学子们,也成了鞍山的 “义务宣传员”。目前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大三的刘相志、何李凌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从鞍山走出的优秀学子,两人在校园里始终不忘 “为家乡代言”。每次从鞍山返回学校,他们都会特意带上几箱南果梨,分享给身边的同学、老师,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伙伴们品尝鞍山的特色美味。不仅如此,他们还会主动向同学们讲述鞍山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从千山的秀丽风光到鞍钢的工业底蕴,从地道的鞍山美食到淳朴的鞍山民风,一个个生动的鞍山故事,让更多人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成为鞍山的‘代言人’,我们特别自豪。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鞍山,也吸引更多人来到鞍山。” 刘相志、何李凌表示。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风景与产业,更在于它能吸引更多人驻足、扎根,并主动为它发声。从江苏来鞍的王向阳,到从鞍山走出去的刘相志、何李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鞍山的热爱,也让鞍山的魅力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传播。如今,越来越多 “走进来” 的人选择留在鞍山、建设鞍山,越来越多 “走出去” 的人不忘家乡、宣传家乡,他们共同成为鞍山的 “活名片”,让鞍山的名字更响亮,让南果梨的香甜飘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