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一线丨“薯”光满田 丰收满仓 | 鞍山新闻网



15日,台安县桑林镇蒋坨村的田野间满是热闹景象。十余名村民穿梭在田埂与薯垄间,弯腰采挖、分拣装筐,忙碌的身影与沉甸甸的蜜薯相映,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丰收画卷。

“今年风调雨顺,咱全程人工除草、有机种植,蜜薯质量和产量都特别好!”种植大户姜超一边快速刨出裹着泥土的蜜薯,一边笑着介绍。尽管双手沾满泥土、忙得无暇抬头,他的话语里却满是丰收的喜悦。

今年48岁的姜超,曾是当地一名普通的传统作物种植户。“以前种玉米、大豆,又费精力又不赚钱,一年到头攒不下多少积蓄。”回忆过往,他坦言曾因收益微薄十分苦恼。后来,经过多番市场考察,他敏锐发现蜜薯的市场潜力,又结合当地沙土地透气性好、昼夜温差大的天然优势,2016年毅然转型,踏上蜜薯种植之路。

“从2016年到现在,已经种了9年蜜薯。一开始选的老品种没人买,折腾了好久,才定下现在的优质品种。”谈及发展历程,姜超感慨道。如今,他的“域金沙甜”农场已完成注册,专属商标也成功获批,蜜薯种植逐渐走向规范化、品牌化。

不过,创业之路从不是一帆风顺。2017年,姜超将种植面积从2亩扩至20亩,却因品种不适销,遭遇产量过剩、无处仓储、销路堵塞的多重难题。但他没有放弃,2018年专程前往阜新市实地考察,最终引进甜度浓郁、口感软糯、产量稳定的金沙蜜薯,总算扭转了局面。

此后,在桑林镇的大力扶持下,姜超的蜜薯事业迎来新机遇。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从20亩到50亩,再到如今的90亩。现代化地瓜储存大棚也顺利建成,彻底解决了蜜薯季节性储存的难题。同时,姜超紧跟潮流,搭上网络直播的“快车”,镜头前,刚出土的蜜薯掰开满是糖心;屏幕外,订单从全国各地涌来,金沙蜜薯凭借绝佳口感迅速走红,成了线上线下的“热销爆款”。

“今年种了红瑶、玛莎莉、烟薯、哈蜜四个优质品种,5月完成栽种,9月中旬迎来收获季,总产量有望突破10万公斤!”说起今年的收成,姜超满脸自信,对未来充满期待。

“自己富了不算富,乡亲们一起富才踏实。”致富路上,姜超始终记得政府与乡邻的帮助。他毫无保留地把蜜薯种植技术教给周边村民,还在农场里设置大量就业岗位,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在这儿干活,每小时能挣12元,既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又有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李海燕一边分拣蜜薯,一边笑着说道。

近年来,桑林镇立足本地种植优势,全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引导传统农业向高效化、特色化转型升级。曾经不起眼的红薯,如今在桑林镇长成了带动农户致富的“黄金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新引擎”,持续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满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