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于9月15—21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
其中,开幕式、高峰论坛等重要活动
在云南昆明举办
云南网联合云南发布
推出贴心避坑指南
守护你的网络安全
刷脸支付、AI视频、智能管家
……
科技让生活更便利
但也带来了新的隐私陷阱
AI伪造身份诈骗、智能设备偷听事件
个人信息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别担心
你的网安“搭子”带你一起避坑
↓↓↓
AI技术能让违法犯罪分子轻松“换脸变声”,冒充你的亲友、同事甚至领导实施违法犯罪,防不胜防。请注意“眼见”未必为实。
①动作验证法:当视频中对方(尤其是涉及转账、借钱等敏感要求时)显得有点“怪”,别急着答应。请对方做一个连贯的转头动作,或者用手掌完全遮住脸再快速移开。目前的AI技术在模拟这些复杂的面部遮挡和光影变化时,容易出现卡顿、模糊或扭曲。
②声音细节辨真伪:注意听语音细节。AI生成的语音有时会缺乏自然的呼吸停顿、情感起伏,或者带有轻微的机械感、背景杂音异常。如果对方声音听起来“不像平常”,务必提高警惕。
③多渠道核实身份:这是最核心的一招!无论视频、语音多么逼真,涉及金钱交易或敏感信息时,务必通过其他可靠途径二次确认。比如,挂断后直接拨打对方常用且你熟悉的电话号码(不要回拨可疑来电号码),或者通过你们共同认识的第三人进行侧面核实。
核心口诀:“视频语音莫轻信,动作验证多核实!”——对可疑的视听信息保持警惕,坚持多渠道核实身份。
智能摄像头、音箱等设备方便生活,但也可能成为隐私泄露的“后门”。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①选择靠谱品牌:优先选择有良好安全口碑的大品牌产品,此类产品更注重隐私保护和固件更新。
②物理开关是“硬保障”:不用摄像头时,直接盖上或直接拔掉电源,物理隔绝最安心!
③初次设置强密码:电子设备第一次联网时,立即修改默认的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使用高强度、独一无二的密码。
④权限“最小化”:定期检查手机APP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权限,仅授予APP必要的权限,不必要的权限一律关闭。
核心口诀:“智能设备勤管理,权限密码要收紧!”——为智能设备设置强密码,最小化权限,定期更新和排查。
提升防范意识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诈骗,保留好证据(截图、录音、交易记录等)及时报警。
统筹:浦美玲
策划:曹璐 李洁
编辑:孙寅翔 马正麟
视觉设计:李雪
海报部分元素由AI辅助完成
综合整理自:公安部网安局 “网络安全宣传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