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两句】拓展营何以成“夺命营” |吴龙贵 | 掌上曲靖

为什么家长们纷纷将孩子送到拓展基地?表面看,是由于信息误差,家长对拓展营并不了解,被天花乱坠的宣传所迷惑。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一些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去年9月,河南一名14岁少女莉莉在拓展营中遭遇体罚、虐待,后因身体中电解质紊乱,历经一个月的抢救后不幸离开了人世。事发后,位于河南中牟的这家拓展基地被关闭,该基地的校长、生活老师等3人因涉嫌虐待罪被刑拘,心理老师阴某某也因涉嫌侵犯通信自由罪被捕。该案于昨日进行了一审的第二次开庭。

家长花钱将14岁的女儿送到拓展基地,希望她在学习国学的同时,接受一些心理疏导。万万没想到,最终等来的是女儿死亡的噩耗。更加让人心痛的是,当初家长接到拓展基地的电话赶到医院时,莉莉的眼睛几乎失明,遍体鳞伤,失去意识。不敢想象,她在死亡之前究竟经历了什么。

14岁少女之死,揭开了某些拓展营的恐怖真相,也打破了许多家长希望孩子通过所谓的魔鬼式集中训练获得成长的幻觉。可以说,对于女孩之死,没有无辜者,除了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拓展基地涉事人员,家长同样需要反思。

河南这家拓展基地,收费不低,两个月高达3万元。可能有人会困惑,为什么高收费没有换来高品质、人性化的服务?这与此类商业机构的市场定位有很大关系。所谓的拓展,实际上与以前的“网戒中心”有相似之处,就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某种特殊要求。收费越高,越有可能意味着使用超出想象的训练手段,以兑现对家长的承诺,达到“快速改造”的效果。

体罚、虐待,收走孩子的手机,切断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本质上就是通过肉体折磨和精神控制,对孩子进行洗脑和驯化,把他们变成听话的样子。手段和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利益驱动下,拓展营变成了“夺命营”。

类似的拓展营,屡屡传出负面新闻。河南这家拓展基地,曾发生过教官猥亵学员的事件。为什么还有家长前赴后继将孩子送过去呢?表面看,是由于信息误差,家长对这些拓展营并不了解,被天花乱坠的宣传所迷惑。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一些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

事实上,送到拓展营的孩子,多多少少有些心理问题或者遇到了成长的困境。比如事件中的莉莉,爱写网络小说,收获了一些粉丝,有了不想上学的想法。这本来是青春期常见的现象,但在家长眼中却是个问题,且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莉莉的父亲王先生虽然为她办理了休学手续,但转眼就将她从北京送到了几百公里之外的这家拓展基地。

名为拓展,实际上就是改造,将她变成家长想要的样子。身为家长,未必意识不到,将一个未成年少女送到一个完全由陌生人组成的陌生环境中进行集中式管理,2个月时间不见面,不能自主通话,存在很大的风险。但很可能在家长看来,为了让孩子愿意上学,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冒这样的风险是值得的。

莉莉曾经在死亡之前给父母写了6封信,诉说自己被体罚、被虐待的悲惨遭遇,但这6封求救信均被拓展营的心理老师阴某某拦截。这足以说明,某些拓展营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更让人深思的是,这样的拓展营居然有市场,它究竟迎合了哪些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