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一线|台安新台镇:百年油坊承非遗技艺 笨榨豆油牵游子乡愁 | 鞍山新闻网

 

  在台安县新台镇新台村,有一座承载着四代人记忆与匠心的油坊——利民油坊。它不仅有着百年经营历史,更在2023年被认定为鞍山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以一勺纯笨榨豆油,串联起家乡的味道与游子的思念。

新台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油坊提供了优质原料。这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且降水分布均匀,十分适宜大豆生长,本地产出的大豆颗粒饱满、营养丰富,且均为非转基因、无农药残留品种,从源头保障了豆油的品质。每年大豆丰收季,农户们将收割的大豆晒干、筛选出饱满豆粒后,便会送往利民油坊,仅一年时间,油坊就能消耗百万斤本地大豆。

不同于现代工业化榨油流程,利民油坊坚守的“纯笨榨”工艺,是百年传承的精髓。其核心步骤环环相扣,每一步都离不开匠人对细节的把控:首先将筛选好的大豆倒入炒锅翻炒,火候的拿捏是关键火小则豆香难出,火大则破坏营养、产生豆腥张玉珍介绍道,作为油坊负责人,早已练就凭手感、闻香气判断火候的本领;翻炒好的大豆冷却后,被压制成紧实的豆饼;最后将豆饼送入榨油机器,通过物理压榨的方式提取豆油,全程无添加,最大程度保留了大豆的天然营养与醇厚香气现代工业化手段榨油相比,虽效率偏低,但保留了更多的营养,并且有手工工艺的温度。

自油坊创立以来,曾经历过两次翻新,但“纯笨榨”的核心工艺始终未变。凭借着地道的口感与可靠的品质,利民油坊在台安县内积累了良好口碑,更成了在外游子心中的“家乡符号”。许多离开新台镇的人,逢年过节回乡都会特意到油坊购买豆油,有的是自己留着食用,回味家乡味道;有的则会分装成小瓶,带给身边的朋友,让这份来自非遗油坊的香气,跨越距离,传递乡愁。

如今,利民油坊不仅是一座生产豆油的作坊,更成了新台村的文化印记。它以百年非遗工艺,守护着传统味道,也用一勺勺醇厚的豆油,让游子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与家乡相连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