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梦想营】研超级工程 学无尽知识——港珠澳大桥的海上研学之旅丨曲靖市二小 四年级12班 杨卓婷 | 掌上曲靖

在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南海之濒,有三座如明珠般耀眼的城市:珠海、香港和澳门。在她们之间有一条宛如飘带又似蛟龙的超级交通系统工程——港珠澳大桥。

暑假里,我有幸跟随老师进行了一场参观港珠澳大桥的海上研学之旅,乘坐四层的游轮全程游览大桥。登上游轮,环顾四周,海水像被太阳洒上了金粉一样波光粼粼,天空和海面深浅不一的蓝色交互辉映,在海天一色中,一只海豚跃出水面,为大海平添了几分别致的美景。海风习习,偶尔有几只白灰色的海鸟跟随着我们乘坐的游轮左右飞翔着。极目远眺,港珠澳大桥弯曲的桥身如游龙一般伸向远方,和海天融为一体。

在研学授课的环节,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港珠澳大桥的建造概况、创新特点、作用及价值。港珠澳大桥位于我国广东省珠江入海口的伶仃洋上,连接着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是一座集桥、隧道、人工岛为一体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千米,建造所使用的钢材足以建造60个埃菲尔铁塔,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其中桥梁部分长22.9千米,人工隧道长6.7千米。大桥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于2018年10通车,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最高能抵抗16级台风和8级地震。大桥东西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分别是蓝色海豚岛和白色海豚岛,犹如“伶仃双贝”熠熠生辉。桥梁部分则有三座富有诗意和祝福的大桥所组成,分别是:寓意三地同心的“中国结”青州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海豚塔”江海桥,以及扬帆启航的“风帆塔”九州桥。

设计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最大难题在于安全性和抗地震抗台风能力,为此设计师们采用了高阻尼橡胶隔振支座来建造大桥的基座。阻尼是指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并把运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可以耗散的能量的一种作用。举个例子,如果一颗普通的塑料小球从你手中掉到地上,它肯定会弹得很高。但如果这是一颗用高阻尼橡胶做的球,它就不会弹起来。这样在地震或台风来袭时,用高阻尼橡胶做的桥基就不会被破坏,非常牢固和安全。

港珠澳大桥的另一项世界首创就是人造岛的建造,工程师们创造性地用钢筒打入海底,围成岛,然后填砂加固的造岛方式。两个人造岛由120个钢筒组成,一个钢筒的横截面相当于一个篮球场那么大,高度有14层楼高,重量约为一架A380空客飞机,非常庞大,令人叹为观止!钢筒以“振沉”的方式插入海床30米深处,成为世界首例“振沉”成岛、大型桥隧转换人工岛。

在港珠澳大桥的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还注重保护海洋环境和生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由于施工海域被划为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就发明了“中华白海豚声学保护技术”,模仿白海豚的发声,在施工时用声呐将白海豚“驱赶”出施工范围,从而更好地保护这种珍稀的海洋生物。

港珠澳大桥建成之后,极大地缩短了三地居民和游客在三座城市之间来往的路程和时间,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为大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海上研学课程讲解结束后,我们登上了游轮的甲板,手持着小小的五星红旗,高声合唱起《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一时间我的心中自豪和骄傲之情油然而生,建筑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换来了我们的出行便利和美好幸福生活,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指导老师  胥丽娟

为使更多孩子热爱阅读,喜欢写作,曲靖日报社专门邀请了专业作家给广大学子免费授课。有意向听课的小学阶段的同学,可在父母的帮助下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