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城 荆门入列 | 九派通

9月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选定江苏南通、浙江宁波、山东青岛、湖北荆门、四川成都5个城市作为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转型示范城市。这标志着我市成为全国首批长护险制度试点城市后,改革成果获得国家充分肯定,将在全国长护险制度转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6年6月,我市被纳入全国首批15个长护险制度试点城市之一,并于当年正式启动实施。八年多来,我市在长护险制度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和经办服务管理上,边试边改,不断完善,已构建形成覆盖全员、城乡一体、公平公正的政策体系、运行机制,群众参保踊跃,制度运行平稳,民生保障可感可及。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长护险参保243.27万人(与基本医保一致),目前正在享受长护险待遇10302人,累计享受21478人。

在制度设计上,我市创新建立了“三家抬”筹资机制,按照上年度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0.4%确定筹资标准,实行个人缴费、医保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通过代扣代缴、医保个人账户划付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待遇享受方面,参保人员不分年龄、职业和身份,达到重度失能等级时同等享受待遇,且缴费年限越长,享受待遇水平越高。经办服务方面,我市实现了“五个统一”:统一申请条件、统一评估办法、统一办理方式、统一经办流程、统一定点管理。特别是建立了失能等级评估专家库。同时提供居家、养老机构、医院三种护理服务方式,满足不同失能人员的护理需求。截至2025年,全市已有定点护理机构72家(养老机构67家、医院5家),设立四级服务窗口74个。

据了解,我市将按照国家顶层设计,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政策过渡、标准统一、经办服务等方面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国长护险制度全面建立提供示范样本。

市医疗保障局局长黄艳萍表示,将以获批国家转型示范城市为契机,持续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