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在多数情况下悄无声息,却能偷偷“糊”住一根根血管。多数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后才发现,自己的血脂存在异常。如果你在晨起时,身体出现这些迹象,说明血脂可能已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4个迹象提示可能血脂高
手脚发麻
血脂增高时,血液黏稠度往往会增加,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手脚处于身体末端,当血脂问题影响血液循环时,手脚更容易出现供血不足情况,进而出现麻木感。血脂增高还会导致血管壁受损,引发炎症反应,甚至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干扰神经信号的正常传导,导致手脚发麻。
胸闷不适
过多脂质会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会使血管腔变窄,影响血液正常流动。当心脏的冠状动脉受到这种影响时,心脏供血就会被限制,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胸闷不适的感觉。
同时,血脂增高还会影响血管的弹性和顺应性,使血管变得僵硬,这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诱发胸闷等不适。
感到困倦
人在经过一夜睡眠后,理应精神饱满,但如果晨起后仍感觉十分困倦、乏力,总是睡不醒,可能是血脂“爆表”了。
高血脂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通不畅,影响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供血和供氧,引起持续的疲倦感。
头晕头痛
早上起床后感到头晕、脑袋不清醒,或晨起常伴有头痛,且并非睡眠问题或其他明显原因引起,很可能是血脂过高在作祟。血脂异常可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引发大脑短暂性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头晕。血脂异常引发的血管变化还可能刺激神经,导致头痛。
血脂是否异常主要看4个指标
血脂异常与否,主要看四项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甘油三酯(TG)。
目前认为,四项指标中,坏胆固醇是动脉硬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5件事帮你控好血脂
定期进行血脂检查。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建议小于40岁的成年人每2至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大于40岁(含)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
限制脂肪摄入。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主要是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吃得“杂”一点。增加蔬菜和水果、全谷物、膳食纤维及鱼类的摄入。建议每天摄入蔬菜500克左右,水果350克左右;纤维丰富的大豆及其制品要多吃。
坚持规律运动。每周保持适量运动,有助促进血液循环和脂质代谢。建议每周进行3至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游泳、快走、骑车是不错的选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