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一线丨跨省联动解民忧!繁华社区为拾荒老人撑起“养老伞” | 鞍山新闻网


“来就……别花钱……三顿饭吃饱……有人照顾……很好……”10日上午,86岁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尹德宝坐在怡嘉康宁康复医院的房间里,握着繁华社区党委书记范麟达的手,看着桌上的水果、牛奶、袜子等物品,言语断断续续,脸上流露着开心。一个月前,尹德宝还蜗居在繁华社区大西街北口的屋内,基本失去独立生活能力。如今,在社区跨省联动帮扶下,老人不仅有了安稳住所和一日三餐,更顺利获批山东户籍地低保,晚年生活终于有了“定心丸”。

7月末,繁华社区工作人员开展防汛安全巡查时,在一处平房内发现了尹德宝。推开吱呀作响的房门,屋内家徒四壁,黑漆漆的灶房里只有一只焦黑的水壶在炉子上咕嘟作响,老人身上的衣物脏污不堪,行走迟缓,说话也含糊不清。“现在走不动了,什么也干不了,饭也吃不上,难活哟!”老人的话让在场者无不动容。经耐心沟通,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尹德宝老家在山东临沂,来鞍山多年,无儿无女、无配偶,早年靠拾荒为生。“老家什么都没有啦!不想回去。”提及返乡,老人满脸落寞。邻居们也透露,平时虽会接济老人些吃食衣物,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考虑到老人身体状况糟糕,社区第一时间协调怡嘉康宁康复医院为老人体检,确诊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医院暂时收留了他。因老人身份证遗失,社区又连夜带他到共和派出所补办证件,并通过公安系统查到其户籍所在地为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镇钓鱼台村,且属于无房无地、无亲无靠的“三无”老人。“老人不愿返乡,又年事已高,绝不能让他流落街头!”社区通过12345热线联系上山东户籍地村委会与派出所,提议跨省合作帮老人申请低保。起初,户籍地民政部门因老人无法返乡、异地情况难掌控而多次拒绝。但范麟达始终没有放弃,每周坚持去探望老人,老人安心的笑容成为社区坚持的动力。为打消顾虑,繁华社区主动承担代办服务,协助核查老人在辽宁的户籍与婚姻状况、开展经济协查,还通过线上APP帮老人申请社保卡。经过一个月多方奔走,老人的低保待遇终于顺利获批。

如今,老人在鞍山的晚年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保障。这把由繁华社区跨省联动撑起的“养老伞”,不仅为老人遮风挡雨,更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范麟达说:“无论是作为党委书记还是街坊邻居,为老人服务都是我的责任。这次为老人跨省办理低保,是我们社区党委为民服务的一次实践,今后我们也对老人进行动态关注,我们希望他从今往后每一个晨昏朝夕都有温暖相伴,笑容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