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暑气蒸腾的东宝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训练场上,“火焰蓝”的身影在烈日下穿梭,呐喊助威声、器械轰鸣声与急促的脚步声交织成炽热的交响——救援队员正围绕理论、体能、装备操作三大模块展开“实打实”较量,一场直击灭火救援实战需求的技能大比武,在此拉开帷幕。
理论考核:不考“死知识”,只练“活本领”
“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理论考核现场,考官的提问刚落,队员们手中的笔尖便在答题卡上飞速划过,“沙沙”声此起彼伏。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姜梦洋盯着题目,眉头微蹙片刻后迅速舒展,指尖在选项上笃定落下:“‘高温、低湿、大风’是森林火灾的危险天气,这题错不了!”
“我们的理论题,没有一道是脱离实战的‘死知识’。”副大队长刘仙在考后说道,所有题目均源自真实灭火救援案例,小到装备保养细节,大到火情研判逻辑,“只有吃透复杂的火场,才能不慌不乱、精准处置。”
体能比拼:负重狂奔1500米,多快1秒多份安全
“再快10秒!体能考核就能冲前三!”刚冲过1500米负重跑终点线,30岁的队员刘安捷猛地停下脚步,抬手抹掉脸上混着灰尘的汗水,后背的“火焰蓝”体能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紧绷的肌肉线条。
这场体能考核,队员们要背着20多斤重的风力灭火机完成1500米越野。烈日下,地面温度直逼35℃,厚重的装备压在肩上,每跑一步都像是在与重力较劲。“快!再快一步!”场边队友扯着嗓子呐喊,跑道上有人呼吸急促、小腿打颤,却无一人放慢脚步——他们深知,真实火场中,多跑10米能提前抵达着火点,多快1秒能争取宝贵时间,平时的坚持就是危急时刻的底气。
装备操作:100秒内“驯”灭火机,差之毫厘危将及
“启动要快、对物要准、油门要稳!”风力灭火机操作考核区,队员黄飞洋一边默念要领,一边蹲身检查器械。这是最贴近实战的环节,也是“保命活”——一旦操作不当,灭火机可能像“鼓风机”一样吹散火星,助推火情蔓延。
考核哨声响起,黄飞洋迅速起身,单手提机、扶桶调角度,指尖轻拧开关,“嗡”的轰鸣中气流喷涌。他紧盯起点5块砖块,精准控油门让出风口对准砖块,砖石应声滑动,10米往返5次、返回关机……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全程用时不足90秒,交出完美答卷。
赛后复盘:找短板补弱项,以赛促练强本领
夕阳西沉,金色余晖洒在训练场,队员们围坐复盘,手里攥着考核成绩单:“我体能差,下次得加强耐力”“灭火机风桶角度没调好,差点吹偏砖块”“火情处置题没答全,回去要翻案例手册”。
“这次比武,不是为了分高低输赢,而是检验实战能力。”大队长李兴明点评时语气坚定:“我们看到了进步,也发现了短板——有的人体能跟不上,有的人装备操作不熟练。下一步,大队会针对性优化训练,把‘短板课’变成‘强项课’,让每一次训练都对接实战,打造‘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队伍,用过硬本领守护一方平安。”
来源:东宝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