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仁职业技术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把课堂搬进牛舍猪圈,把论文写在黔东大地;他带领学生一路从省赛、国赛走向世界赛场,勇夺金牌;他用十余年坚守,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技能成才梦想。他就是农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教师李秀富——一位真正扎根山区的职教“点灯人”。
初心如磐,用爱点亮学子梦想
自2010年踏上讲台以来,李秀富始终怀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深耕职业教育教学一线。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他就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职业教育不仅是传授技能,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李秀富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落实在行动中。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他创新推出了"课堂—实训—赛场—产业"四环联动育人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壁垒,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真知、在赛场上练胆识、在产业里谋未来。他坚持每周承担12学时的一线教学任务,但他的课堂从不局限于教室。牛舍里,他手把手教学生如何为生病的牛只诊断;猪圈旁,他耐心讲解疫病防控的要领;鸡场上,他示范现代化养殖技术的操作规范。
赛场铸剑,用汗水浇灌金牌之路
技能大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尺。2017年,他首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赛项,便一举夺得国赛二等奖第一名,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初战告捷后,李秀富没有停下脚步。2018年至2023年间,他相继指导学生团队蝉联省赛一等奖和国赛三等奖,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佳绩。2024年,他更上一层楼,指导学生团队以精湛的操作、扎实的理论和出色的汇报,勇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金奖,成为畜牧兽医类贵州代表团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教师。至此,他带领学生实现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五连冠”
五连冠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备赛期间,李秀富经常陪伴学生训练到深夜,仔细打磨每一个操作细节,反复推敲每一个理论要点。五年来,已有13名学生因竞赛成绩突出被本科院校免试录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铜仁样板”日益成熟。
教研相长,用智慧服务产业发展
“教师既要拿得起手术刀,更要握得住笔杆子。”这是李秀富常说的话。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他坚持白天教学、晚上科研,五年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
他主持的铜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数字赋能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为铜仁打造数字蛋鸡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依托民族中兽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他指导学生完成创新创业项目2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作为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李秀富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通过传帮带机制,他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
服务社会,用专业技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李秀富被铜仁市人民政府聘为突发动物疫病专家库成员,这是对他专业能力的充分肯定。他常年为铜仁及周边地区培训基层兽医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指导,帮助农户解决养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用专业技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多年来,李秀富带领团队走遍了铜仁的山山水水,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知识送到千家万户,真正打通了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面向未来,用匠心守望教育初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秀富老师用一颗赤诚之心在三尺讲台和广袤田野间书写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壮丽诗篇,用一块块“金牌”、一篇篇论文、一个个成果诠释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他像武陵山深处的一束光,照亮了山区孩子技能成才的梦想;他像锦江之畔的一棵松,扎根黔东、枝展全国。他坚信,只要扎根武陵、匠心育人,就一定能让更多山区孩子凭技能走向世界,让职业教育在黔东大地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面对未来,李秀富表示:“荣誉属于过去,奋斗永不止步。”他将继续扎根武陵山区,秉持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培养更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铜仁智慧”与“贵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