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鞍山市新世纪实验学校真知书院中学,有一位不一样的90后教师——王林林。她不仅用英语课带学生唱Rap、演戏剧、拍电影,还让鞍山孩子的声音传到了大洋彼岸。她的课堂从不设限,她的学生眼里一直有光。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年轻班主任的“造梦工厂”,感受不走寻常路的老师新课堂!
王林林说:“我希望我的学生不是被动地记住英语,而是能真正地使用它、享受它。当他们为了演好一个角色去反复练习发音,为了介绍家乡文化去主动查找资料——那种由内而外的学习动力,特别让我感动。”
王林林的课堂从不照本宣科:用《哈利波特》学语法、用英文配音《哪吒》练口语、用莎士比亚戏剧练发音……他们不刷题,他们玩转英语!令人惊喜的是,这种“玩”并没有耽误成绩,她带的班级英语成绩常年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都爱上了英语。
今年元旦,王老师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鞍山·奥兰多双城视频日记”活动。她的学生们用英语介绍千山庙会、鞍钢历史、海城高跷,这些视频被发送到美国奥兰多的一所合作学校,获得了外国师生的连连称赞。学生小陈骄傲地说:“原来我的家乡这么酷!用英语让世界看到鞍山,这种感觉太棒了。”
学生王淳晞表示,“王老师的课特别有趣。在她的课堂上,老师常常与我们互动,课后常带我们排练喜剧,将课本名著上的人物演绎出来,我对英语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作为班主任,王老师创新推行“值周班长”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上学期,平时安静的小李同学在担任值周班长期间,策划了一场“班级奥斯卡颁奖礼”,让许多有特长的同学被发掘和认可。“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王老师说。
在王老师的教室里,有一个特别的角落——“心灵驿站”。学生们可以在这里留下悄悄话纸条,分享自己的快乐与烦恼。王老师则会用亲笔回信、定制书签等方式回应每一个孩子。“青春期的孩子不需要说教,他们需要的是被听见、被理解。”她说。
学校负责人表示,“王老师代表了我们学校年轻教师的新风貌——有创意、有热情、更有教育的远见。她设计的项目式学习、跨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学校的育人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王老师的教育探索让我们看到:当老师用热爱感染学生,用创新点燃课堂,教育就能超越分数的界限,成为照亮生命的光。在她的影响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英语,更学会了自信、包容和沟通,而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