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非遗项目、50余件臻品!鞍博“匠心蕴华”第六期非遗优秀作品展开展 | 鞍山新闻网

展非遗臻品,传文化薪火。2日,匠心蕴华——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优秀作品展(第六期)在市博物馆开展。

此次展览通过精选的实物展示,共展出好手艺结绳记、掐丝珐琅彩传统技艺、海城陶瓷、千山石(田黄冻石)雕刻技艺、吕氏石雕和辽东古瓷烧制技艺等六个市级、区级非遗项目项,50余件作品,生动呈现出我市非遗多元的艺术魅力与独特风采。

本期展览,以千山石(田黄冻石)的清·紫光檀嵌石雕夔龙纹插屏(复刻)和辽东古瓷烧制技艺的黑白瓷器最具代表性。据介绍,清·紫光檀嵌石雕夔龙纹插屏(复刻)是一件材质名贵、工艺精湛的宫廷案屏杰作,其纹饰设计堪称匠心独运。夔龙纹作为骨架和背景,奠定威严尊贵的皇家气韵;蝙蝠纹作为核心主题,点明“福”的主旨;四种瑞兽作为丰富细节和补充寓意填充间隙,使画面饱满生动寓意叠加;多种吉祥元素并非简单堆砌,而是有机融合呈现出祥瑞图景。该作品体现了清代宫廷工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装饰理念,以及对“江山永固”、“福寿绵长”的美好寓意。

辽东古瓷烧制技艺从采料、制坯和烧成均遵循传统工艺环节。材料和工艺上选用了本地特有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为胎土,三种千山山脉天然泥土与草木灰结合为釉料,按照传统手工拉坯、接坯、修坯、刻划、挤压成型,以煤窑、气窑1280度高温烧制而成。釉料发色主要以黑、白两类为主,展示出东北地区白山黑水的意味。烧制出的器物造型整体浑圆有力,风格朴拙大气,展现了东北人民豪放豁达的性情。

自2023年起,市博物馆已成功举办了六期“匠心蕴华”系列展览,累计展出17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作的580件精品力作。相较于前五期展览,第六期在内容策划上呈现出鲜明的“新生”导向:一方面,传承人选取更聚焦新时代的新面孔,为非遗传承群体注入年轻活力;

另一方面,非遗项目侧重展示市、区级刚孵化挖掘的年轻项目,推动“小众”“新兴”非遗走进大众视野。展览不仅搭建了传统文化与公众对话的桥梁,更有效引导年轻人认识、了解非遗,激发其学习与传承的热情,助力非遗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作为市博物馆的常态化品牌项目,未来计划以“每年两期”的频率持续开展,让非遗文化的魅力持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