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经开区:项目攻坚蓄动能 改革提效促发展 | 鞍山新闻网



4日,在位于海城经济开发区的三鱼泵业数字化改造三期项目现场一派繁忙。工人专注作业,工程器械高效运转,自4月动工以来,项目建设持续“加速”。投产后,该项目预计年营收达10亿元、创造200余个岗位,将成为地方经济增长“强引擎”,亦是海城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海城经开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项目建设按下经济发展 “快进键”。全区计划开复工项目49个,总投资20.3亿元:6个复工项目已全部复工,2个项目竣工达产,3个项目年底前可竣工,鑫荣智能正调整生产方向;12个新摘地项目中,7个加速建设、5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已开工;22个光伏项目总投资2.2亿元,部分加固厂房、其余推进设计,年底预计至少新增固投1.5亿元。此外,总投资2.4亿元的智慧冷链物流交易中心项目待国家发改委专家论证,开发区还通过培训新增固投300余万元,对在库项目逐个验收以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招商引资成果同样亮眼。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区累计“走出去”22次、“请进来”96次,储备项93个、在谈66个、签约36个,总投资133.93亿元,含11个亿元以上项目,覆盖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其中,重庆三海电投计划投资30亿元建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中国安能集团拟投5亿元建新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另有4家企业计划投建相关项目;9月,开发区还将赴重庆、上海、南昌推进招商,助力重点项目落地。

体制机制改革则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海城经开区中层竞聘构建“赛马机制”,配齐7正14副中层干部,队伍结构显著优化:中层正职平均年龄降至42.8岁(下降5.5岁),“80后”占比提高28.5个百分点,本科及以上学历超85%;中层副职“80后”占比近六成,本科及以上学历超七成,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改革还坚持系统施治,在完成“一区一策”实施方案基础上,海城经开区正起草《海城经开区保留社会管理职能清单》等7个子方案。目前,全员竞聘方案已完成,承接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机构岗位设置等方案正征求意见,其余子方案已形成初稿。本轮改革完成后,海城经开区营商环境与服务水平将实现跨越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