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世家见证阅兵盛典 让孟泰精神薪火相传 | 鞍山新闻网

天安门广场上,国歌嘹亮,战机翱翔。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隆重举行。在观礼人群中,一位来自辽宁鞍山的青年格外激动——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孟泰的曾外孙王仕坦。



4日,阅兵仪式结束后,王仕坦带着北京的阳光回到立山。回忆起阅兵现场,当庄严的国歌奏响,几万人齐声高唱,王仕坦说:“当时真的心潮澎湃,作为孟泰的后人,能到现场观礼,我倍感荣幸。”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现场的震撼难以言表,尤其是看到阅兵场上的钢铁装备,我不禁想起先辈们在钢厂拼搏的岁月。”


四代人的荣光

见证国家富强路

王仕坦的曾外祖父孟泰,是鞍山的骄傲,更是新中国工人阶级的旗帜性人物。从日据时期的受压迫劳工,到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孟泰的一生见证了工人阶级从被压迫到成为国家主人的历史性转变。


上世纪50年代,孟泰带领工友们献交器材,在冰雪中刨挖收集废旧零件,建成了著名的“孟泰仓库”,实现了鞍钢高炉恢复生产,为新中国钢铁工业奠定了基础。


如今,王仕坦站在阅兵观礼台上,不仅是家族第四代的代表,更是孟泰精神的传承者。这并不是孟泰家人第一次参加国家盛典。王仕坦的外祖母、孟泰的大女儿孟庆珍,曾参加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他的母亲党晓萍,作为孟泰的外孙女,也曾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一家四代人,先后在不同的历史时刻参加重大活动,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荣耀,更是孟泰精神传承的生动体现。

钢铁意志

熔铸于城市血脉中

观礼台上,当27个装备方队浩浩荡荡驶过,王仕坦格外激动。“这些钢铁装备展示了国家的强大实力,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钢铁,是鞍山的灵魂,也是孟泰家族的血脉。看着阅兵场上先进的武器装备,王仕坦不禁想起孟泰曾经的故事——那位老劳模在高炉工作实践中,摸索出著名的“孟泰工作法”。


在“一五”计划期间,孟泰带领工友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自制高炉风口,完成了60多次重大技术革新。1964年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后,虽已60多岁,他仍坚持劳动,建立“孟泰储焦槽”,为国家节约大量能源资源。



如今,这种创新精神在立山区得以延续。以孟泰名字命名的孟泰公园,就坐落在立山区。这里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传承孟泰精神的重要基地。在这里,工业早已融入立山的肌理,鞍钢重机、鞍钢铸钢、鞍钢矿机等区内大型工业企业顶起了立山区域经济的钢筋脊梁。


a1be1cd9e54fd3fc9913db6050d114f8.jpg


看着家乡的发展变化,王仕坦坚定地表示:“我要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在自己耕耘的领域,继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