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第二十六中学教师魏迎春的办公室抽屉里,珍藏着一篇泛黄的学生作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无数个清晨,魏老师悄悄塞给我的热鸡蛋,温暖了我的整个少年时代。”今年的9月10日,魏迎春将度过第38个教师节。从教近40年的她,已从扎着马尾的年轻教师,变成了头发微白的老教师。但当她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时,眼里依然闪烁着当年的热忱。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未被发掘的宝石,我的工作就是擦拭掉灰尘,让他们闪耀光芒。”这是魏迎春始终坚守的教育理念,她总是于细微之处,藏着师爱的温度。魏迎春记得,自己刚当班主任没几年的时候,她注意到班里有一名男生总是躲着集体活动。随后她悄悄了解到,这个家境贫寒的学生因为买不起运动服而自卑。她当即以“班级奖励”的名义,送给他一套新运动服。还有一个父母离异跟着父亲生活的男生,早晨经常不吃早饭。魏迎春就经常把自己的早餐鸡蛋悄悄地塞给孩子。一枚鸡蛋温暖了这名学生的整个初中生活,写作文时,男孩还提到了早晨那枚热乎乎的鸡蛋,温暖了他的整个少年时代。
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爱的同时,她管理班级也严慈并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魏迎春认为,“规矩”的底色应是关爱。她始终坚持“严在当严处,慈在细微中”的带班理念。在她的课堂上,学生需要专注认真;但课后,她常和学生围坐在一起聊家常。对犯错的学生,她会严肃指出问题,更会耐心帮他们分析原因、弥补过失。三十多年间,她带过的班级总有股“拧成一股绳”的劲儿。运动会上大家为队友呐喊到嗓子沙哑,考试前自发组织“互助小组”,毕业时抱着老师哭成一团。
从用粉笔在黑板上写满班规,到熟练使用微信群发布通知、用在线表格统计信息;从面对“80后”“90后”的单纯直率,到理解“00后”“10后”的多元个性,魏迎春始终在学习。她向年轻教师请教新的教育理念,从教育书籍里汲取经验,甚至跟着学生学用新APP。“只有保持‘学生心态’,才能读懂新一代的孩子,让教育真正走进他们心里。”魏迎春说。
魏迎春记不住自己教过了多少学生,如今,她的学生有的成了医生,有的当了老师。每年教师节,总会有学生来看她,坐在客厅里聊起当年的教室,仿佛时光从未走远。近几年,她甚至教过两个自己学生的孩子。“这些瞬间,让我读懂了‘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
“教育,讲究爱心、耐心和良心。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教育当成一生的事业。”这是魏迎春任教班主任工作的心得。如今,她依然会牵着孩子们的手,陪伴他们走稳成长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