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凝红楼 深情系故土!张德林余声夫妇回乡捐赠书法墨宝 | 鞍山新闻网

日前,张德林《红楼梦》诗词书法作品展在石头记·千山大观园秋爽斋展出。展出作品由原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余声与其先生,著名书法家张德林慷慨捐赠。

展览共呈现35幅作品,其中32幅为张德林于2018年至2019年间精心创作的《红楼梦》诗词书法作品,涵盖第一回太虚幻境石碑坊对联、第五回中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贾探春等人的判词,以及经典曲词《枉凝眉》等。作品将文学意境与书法艺术相融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余3幅为珍贵历史墨迹,分别出自郭沫若及其夫人于立群,以及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北京市委原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百发早年赠予张德林之手笔,为展览增添了特殊的人文底蕴。

据鞍山市红楼梦学会会长艾洪刚介绍,展览历经数月筹备,最终落地于千山大观园秋爽斋,选址颇具匠心。《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正源于此,书中描绘了贾探春发起诗社、众人咏白海棠的雅集场景,与展览内容形成巧妙呼应。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展览特别增设了余声书写的后记,余声长兄、跨界学者作家兼书法家于懋所作的代序以及张德林的个人简介等,从人物脉络到文化背景,多维度丰富展览的人文内涵。艾洪刚介绍了该展览的三大特点:鞍山女婿张德林的亲笔书写,展现了其对文学经典的笔墨深情;鞍山籍名人心系桑梓的赤诚捐赠,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土的温暖回馈;文人墨宝的汇聚,让书法艺术与红学文化碰撞出别样光彩。展览从策划到布展,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对文化的敬畏和对家乡的热忱。

据余声介绍,今年85岁的张德林,曾师从中国当代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等名家,其隶书亦深受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的影响。他早年便有以书法再现《红楼梦》全部诗词的愿望,虽因身体原因未能完成全部,但仍倾心创作三十余幅。 2024年10月,余声应鞍山市文旅广电局邀请回乡参加“星空下的演讲”活动,期间来到石头记·千山大观园,深感震撼。这座园林杰作巧妙融合北方山水的雄浑大气与江南园林的精致婉约,堪称自然与人文相映生辉的艺术殿堂。同时还了解到其旧址为鞍山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新式学堂“七岭子小学堂”,已有120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于是她萌生将张德林作品捐赠于此的意愿。今年年初,鞍山市红楼梦学会会长艾洪刚得知这一想法后,亲自登门拜访并诚意邀请,最终促成了此次展览。余声特别提到,在策展过程中,鞍山市红楼梦学会、石头记·千山大观园倾注了大量心血,背后的默默付出与不懈努力,让她和爱人深受感动,更加坚定将作品安放于此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采访过程中余声多次表示,家乡鞍山始终是她和爱人心中最深的牵挂,两人一直希望能为这片热土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钢都鞍山人杰地灵,不仅有“钢”的硬朗风骨,更有“景”的秀美灵韵。丰富的矿产资源孕育了城市的工业根基,独特的旅游景致藏着山水的诗意,厚重的温泉资源更添生活的惬意。二人由衷希望,能有更多的外地朋友走进鞍山,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更盼着家乡在岁月流转中愈发繁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