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佳兴领衔的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技术服务队来到岫岩偏岭镇振洋玉雕厂生产一线,现场评估企业提出的生产工艺瓶颈问题,提出技术优化和设备改进方法。像这样的订制服务,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已开展108场,服务企业110家,解决技术难题504个。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来,我市培养选树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20人,省级劳模、辽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近200人。各级劳模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积极投身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鞍山篇章的生动实践中,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劳模是钢都鞍山最亮的星,学习劳模、成为劳模,已成为更多人的奋斗目标。
今年“五一”前夕,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市有4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2人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鞍钢股份炼钢总厂首席技师刘铁作为劳模代表上台接受颁奖。今年5月,市总工会组建鞍山劳模工匠宣讲团,首批20名劳模受聘成为宣讲团成员,他们走进全市各行各业和生产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活动百余场,覆盖职工群众万余人。
为更好地发挥劳模作用,我市培育和建设了一批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推动技术攻关和技能传承,培育高技能人才服务鞍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我市共培育建成省市两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70家,投入资金560万元,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我市还注重选树新时代劳模典型。近年来,一批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服务民生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获得表彰。他们中,有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企业骨干,有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的新农人,有守护城市整洁的环卫工人……这些身边的榜样,让劳模精神在鞍山可感可知、可学可行。
弘扬劳模精神是鞍山传承工业基因、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举措。我市将不断完善劳模培养、选树和激励机制,为劳动者搭建成长成才平台,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深入人心,凝聚起建设现代化新鞍山的强大合力。持续丰富载体,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劳模工匠宣讲、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主题文化沙龙等活动,让劳模精神根植于心、外化于行,让更多人以劳模为榜样,争当劳模、争做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