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宾特色休闲文化街区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意相得益彰,南沙河畔绿草如茵清风徐徐,千山景区内山林苍翠古刹清幽……这就是老工业城市鞍山的现代风姿,宜居、韧性而又智慧。
鞍山将“舒适便利”作为宜居城市建设重点,坚持以“宜居、韧性、智慧”为城市更新目标,秉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从住房、小区、街区、城区四个维度全面摸排,积极回应群众所期所盼的环境差、停车难、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活动场地不够等问题。同时,对城市资源分布与使用进行评估,查找出历史文化资源、工业遗产利用不充分以及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等短板弱项,将这些短板弱项作为城市更新重点解决的问题和清单化推进的重要任务。
我市坚持项目带动,重点实施四类改造项目,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制定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重点领域实施方案,围绕城市地下管网、城市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街区更新改造三个板块开展现状摸底、问题分析和方案布局,提出未来三年重点任务和项目清单,形成系统实施方案。更新一批旧厂房,植入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新功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造一批老旧商业街,对街区环境、设施、业态实施提升,打造特色场景,建设活力街区,充分发挥台町、红楼街区等区域和建筑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我市将城市更新与环境改造、生态修复相结合。着力组织实施南沙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对南沙河流域城区段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进一步提升水质,改善南沙河两岸生态环境。南沙河流经的千山湾处,曾因河道狭窄、泄洪能力不足,多次发生洪涝灾害。2023年3月起,我市启动千山湾改造,新建桥梁、拓宽河道提升行洪能力,配套管网工程实现雨污分流,减少污水直排;新建数千米滨河路,增设湖心岛、栈桥观景台、服务驿站等设施,实现了“治水、通路、塑景”三大目标。
在城市更新中,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针对城区管道老化的历史问题,我市从2021年开始开展燃气、供水、排水、污水、供热等地下管线管网改造,5年来累计完成城市老旧管网更新改造近1500公里,排查整治隐患燃气管网近70公里,全部更换老旧灰口铸铁管网536公里,有效避免了地下管网“带病运行”。2019年至今,已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11个、房屋2340栋,惠及居民24.4万户;开工改造城中村3个,惠及居民 3000余户,“保交房”交付1475套,交付率超 90%;实施危旧住房改造、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等项目,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