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鞍山市肿瘤医院
特约播映
中国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生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三大国家之一。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类型,全世界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5到6例,发病率男性约为女性的1.5倍。本期《生命之光》关注脑胶质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脑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0%,所有恶性脑肿瘤的80%,脑胶质瘤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特征,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引起脑胶质瘤的确切原因还不是完全清楚。如果家族中有亲人患过脑胶质瘤,其他人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还有环境因素,像长期接触电磁辐射、污染等原因,另外有脑损伤、炎症、感染等也是引起引起脑胶质瘤的原因。
脑胶质瘤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癫痫发作。
1、颅内压增高,主要由肿瘤占位效应引起,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多在额部和颞部,可向前后扩散,头痛程度与颅内压增高程度密切相关,可随肿瘤生长进行性加重。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及喷射样呕吐。颅内压增高患者检查眼底可见视乳头充血、水肿,长期颅内压增高者可继发视神经萎缩,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脑胶质瘤可直接刺激压迫、破坏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结构,导致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与肿瘤累及的脑功能区直接相关。累及优势半球语言区可引起运动性和感觉性语言功能障碍,累及运动感觉区可引起对侧肢体活动和感觉障碍,累及视觉皮层和视觉传导通路可引起视力视野的异常,累及下丘脑可引起内分泌障碍,累及脑干可引起颅神经功能障碍,交叉麻痹、意识障碍,等症状总是位于额叶颞叶及品质提者可引起认知功能执行能力系情感本功能障碍。
3、癫痫,脑胶质瘤因为肿瘤的直接压迫、浸润润或异常代谢常可继发癫痫发作。胶质瘤相关癫痫发病率高,约65%~90%的低级别胶质瘤和40%~64%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伴有癫痫发作。位于额叶者多表现为全身大发作。位于颞叶、海马者常表现为幻嗅、幻听等精神性发作。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脑胶质瘤可以分为新型细胞瘤,少凸胶质细胞瘤,视管膜瘤等,而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来划分,一般分为一级到四级,级别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就越高,治疗难度也越大,预后也相对较差。
脑胶质瘤的治疗需要开展多学科整合治疗,也就是MDT。MDT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全身系统性治疗和支持治疗等包括神经外科、病理科、影像科、放疗科、化疗科等多个科室的协同合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脑胶质瘤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整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状态、病情状态和肿瘤分子分型等综合因素。由于脑胶质瘤通常呈浸润性生长,很难完全切除干净。所以手术后往往还需要结合放疗和化疗,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延缓肿瘤的复发。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心理方面的障碍,因而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社会参与度,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合理适度的康复治疗能有效地降低脑胶质瘤相关的致残率,是脑胶质瘤临床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此外,适当的缓和治疗,可有效地减轻脑胶质瘤患者的症状负担,并改善患者,特别是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治疗,心里治疗作业治疗等等。
虽然目前还没有特效的预防方法,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帮助的。比如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减少电磁辐射、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作息、适度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还有一定要重视定期体检。
在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下,在多学科加强协同作战、打破程序壁垒的融合下,脑胶质瘤的治疗日趋精进,甚至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达到战胜癌症的目的。遵循科学规律,掌握科学方法,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加强防癌意识,还要掌握必要的防控知识。医患联手,战胜顽疾。
罗泽旭
鞍山市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解剖及组织胚胎学专业,硕士学位,主任医师。
兼任鞍山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秘书、辽宁省抗癌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辽宁省神经外科危急重症专科联盟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等社会职务。曾进修学习于北部战区总医院、中国医大一院、北京天坛医院。
2020年开展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鞍区肿瘤,熟练掌握神经内镜、显微镜、锁孔手术、立体定向软硬通道穿刺等微创技术。对胶质瘤、垂体瘤、脑脊膜瘤、出血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及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神经外科亚专业疾病的规范诊治及手术技术,经验丰富。
本节目为每月第一周、第三周周一首播
首播:鞍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周一 20:05
重播:鞍山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 周二 20:00
鞍山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 周三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