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成消费新宠!伏天“懒人经济”升温 | 鞍山新闻网

入伏以来,持续高温,厨房俨然成了“蒸笼”,不少市民对长时间烹饪望而却步。13日,记者走访发现,各大生鲜超市的预制菜柜台人气飙升,水煮鱼、毛血旺、红烧肉等经典“硬菜”成了热销款,即买即食的便捷性让预制菜在三伏天里迎来了消费高峰。

“外面35摄氏度,厨房灶台边更热,炒个菜浑身湿透,还不如买现成的。”在太平一生鲜超市,市民杜女士正从预制菜窗口挑选水煮鱼。她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都是上班族,以前下班后还能勉强下厨,现在高温天里只想“躺平”,预制菜成了晚餐的“救星”。

“这些菜都是早上现做的,师傅5点就到岗,用的都是当天的新鲜食材。最近每天能卖出去两百多份。”柜台工作人员王女士指着刚摆上的一盆盆菜品介绍说,尤其是水煮鱼、红烧肉,傍晚6点前基本就卖空了。记者注意到,预制菜柜台前始终围着不少消费者,既有带孩子的年轻父母,也有精打细算的中老年群体,大家拿着餐盒比对口味,挑选时毫不含糊。

在预制菜柜台,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各式“功夫菜”。深红色的红烧肉块裹着浓稠的酱汁,肥瘦相间的纹理清晰可见;水煮鱼的汤汁泛着鲜亮的红油,底下垫着雪白的豆芽;毛血旺里的鸭血、黄喉、毛肚码放整齐,隔着餐盒仿佛能闻到麻辣鲜香。这些平时需要花费1-2小时制作的菜肴,如今只需回家加热10分钟就能端上桌,恰好击中了消费者“想解馋又怕麻烦”的心理。

“我们做过调研,三伏天里,消费者对‘重口味’预制菜的需求明显上升。”超市生鲜区负责人张先生介绍,团队特意增加了川菜、湘菜等菜系的预制菜供应,像水煮肉片、水煮鱼这些需要复杂调味的菜品,销量比平时增长了近三成。为了保证口感,所有预制菜采用分餐现做模式,当天制作、当天售罄,严控新鲜度,避免高温变质。

随着预制菜消费升温,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在提高。记者在多家超市的冷冻柜里看到,不少冷冻的预制菜餐盒上不仅标注了食材成分、制作时间、保质期,还详细写明了加热方法和储存条件。据某品牌预制菜的负责人透露,他们专门组建了由星级厨师带队的研发团队,反复调试配方,比如红烧肉要经过“三炒三炖”的工序,确保口感接近现做水平;水煮鱼则采用低温锁鲜技术,让鱼片保持嫩滑口感。

业内人士分析,高温天气加速了预制菜的消费场景渗透。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新鲜、便捷、口味还原度高的预制菜更受青睐,促使商家在食材选择、制作工艺上不断升级。随着“懒人经济”持续发酵,预制菜有望从季节性热销品转变为日常消费的“常备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