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他眼前只剩模糊光影,音乐却成为他最明亮的眼睛。49岁的视障音乐人王凯,用三十余年的坚持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生命乐章。从抄写放大乐谱的琴童,到原创歌曲登上全国舞台的音乐人,音乐为他的世界增添了五彩斑斓的色彩。近日,他的原创歌曲《祖国,我的祖国》入选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这背后,是一个关于热爱、坚持与超越的动人故事。
49岁的王凯是中国音乐家著作权协会会员、海城市盲人协会主席,也是一名用音乐改写命运的视障者。王凯出生时便被命运蒙上了眼睛,视力不足0.1的他,童年记忆里满是模糊的轮廓。然而,音乐却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他的爷爷是东北大鼓艺人,父亲是弦师,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对旋律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11岁那年,学校的电子琴兴趣班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在家人的支持下踏上了音乐之路。为了看清琴谱,他用碳素笔将音符放大抄写,脸上常沾满墨水;为了凑学费,父母靠卖鸡蛋供他学艺。
超出常人的努力坚持,让他逐渐崭露头角,18岁,他成为歌厅乐手。2004年,王凯第一次接触电脑音乐制作。对常人来说简单的软件操作,对他却是巨大挑战。“常常一个操作要反复尝试几十次,夏天电脑发热,我贴着屏幕操作,汗水都能滴到键盘上。”就是靠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他自学啃下了全英文的编曲软件,制作出第一首MIDI音乐。2013年,他在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中获表演三等奖,同年斩获全国盲人歌手大赛通俗组冠军。
“唱歌受年龄限制,创作才能走得更远。”正当他的演唱事业蒸蒸日上时,鞍山市残联一位干部的话点醒了王凯。他从2013年开始转型作曲,并逐渐在原创音乐领域崭露头角。2020年,他被抗疫一线的故事深深感动,连夜创作了《感谢有你》,歌曲发布后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成为许多网友致敬抗疫英雄的背景音乐。此后,他陆续创作60余首原创歌曲,其中《南果香》《清清的杨柳河》等作品成为歌颂家乡海城的“音乐名片”。
近日,王凯和卢爱蓉创作的歌曲《祖国,我的祖国》入选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辽宁省参演节目名单,8月中旬他将站在武汉的舞台上高歌此曲,向全国观众展示残疾人的风采。王凯介绍,这首歌是他近期的得意之作。拿到合作伙伴卢爱蓉创作的《祖国,我的祖国》歌词时,他觉得“看见”了更广阔的世界,“这首歌用最朴素的文字表达了一个普通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歌词简单朗朗上口,歌词的结构环环相扣,看到歌词的那一刻,我的头脑中就闪现出了歌曲的旋律,很快我便谱出了曲。”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他反复修改曲谱,并严格把控编曲的每一个细节,让每个音符都传递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最终,这首饱含赤子之情的作品打动了评委,从数百首参赛歌曲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王凯说:“能代表辽宁残疾人登上全国舞台,是我的荣幸。音乐给了我光明,我也要把它传递给更多人。”
据介绍,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将于8月17日在武汉举行。近期,王凯在沈阳残疾人艺术团进行备赛培训,他说,近半月的培训让他学到了很多声乐知识,为他的音乐事业再添助力。如今,他带领团队实现从作词、作曲到发行的全流程创作,并计划为视障群体创作更多歌曲。王凯说,“只要还能创作,我就会一直写下去,用音乐证明——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努力。”即使眼前的世界暗淡无光,只要心中有旋律,就能用音符描绘出最灿烂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