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特约播映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它早已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时刻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一直以来,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深耕不辍,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本期《解码“心”世界》,中心副主任张红与大家分享鞍山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密码。
主持人:张主任,我知道精神疾病防治办公室(以下简称:精防办)是我们精神卫生中心的一个重要的部门。那么精防办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承担了哪些核心工作呢?
张红(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在市卫健委统筹指导下,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精防办主要职责负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管理,从规范随访管理到个性化诊疗干预,全程守护患者的康复之路;另外,我们积极延伸服务触角,聚焦全社会心理健康需求,不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组建专家巡讲团,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的“四进”心理健康科普行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已完成8场巡讲,覆盖企业、中小学、高校等群体,惠及上千名市民。
主持人:我们精卫中心开展“四进”活动,聚焦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的初衷是什么呢?
张红:因为抑郁和焦虑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两种精神疾病,甚至还有持续走高的趋势。当今社会很多人面对情绪波动、心理压力时,要么选择默默承受,要么因缺乏科学认知而陷入误区,甚至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我们想通过“四进”活动的开展,与市民面对面交流,将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真实案例和实用技巧,教会大家识别心理预警信号、掌握情绪调节方法。
主持人:针对企业、社区、大中小学等不同群体开展的巡讲,内容和形式上是如何进行差异化设计的?
张红:面对不同群体,我们有不同的定制化的教学设计,比如面对企业职工,我们聚焦职场压力、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同时,结合行业特性定制内容,让知识更贴合实际需求。走进社区时,我们更注重营造轻松氛围,以“聊天式讲座”为主,针对老年群体,课程会围绕退休生活适应、隔代教育困惑、慢性病患者心理调节展开,在大中小学,我们构建了阶梯式课程体系。小学阶段以绘本故事、心理剧表演为主,帮助孩子认识情绪;中学阶段侧重学业压力疏导、青春期心理变化,高校课程则聚焦职业规划、恋爱心理,并设置“树洞信箱”匿名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敞开心扉。正是这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定制化设计,让心理健康知识真正融入不同群体的生活场景,实现服务效能的最大化。
心理服务是长期系统工程,需要政策、资金、人才的持续投入,同时部分单位和个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预防性价值”认识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持人:公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仍存在一定盲区,这就需要我们持续加强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基层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动,是这样吗?
张红:是的,心理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每一场讲座、每一次交流,都能像一颗种子,在大家心里种下自我关怀的意识,让更多人知道关注心理健康不是“小题大做”,而是每个人都值得拥有的生活智慧。 这不仅是我们推动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的初心,也是精卫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主持人:未来,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在推动心理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和目标?
张红: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现设有3个心理病房,设置床位180张;开设心理门诊、睡眠门诊等特色门诊服务。未来,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在推动心理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将从多维度发力。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计划深入推进“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扩大服务覆盖面,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心理健康服务 ,同时加大对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宣传力度,全方位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为鞍山市民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心理健康服务真正融入市民的生活,为建设和谐稳定、充满人文关怀的钢城贡献精卫力量。
张红
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人选;鞍山市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医学会全国中医药肝胆病、感染病学会常务委员;全国肝病科普专家;辽宁省医师协会传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学和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省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鞍山市医学会传染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编委;《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编委。
本节目播出时间为
首播:鞍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8月12日 20:07
重播:鞍山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 8月13日 12:45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