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廉韵润山乡——我市深化清廉商洛建设工作综述 | 商洛日报

风清气正好扬帆,铁纪护航促发展。如果把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商洛比作画卷,那么清廉一定是最鲜亮的那抹底色——

2024年以来,商洛市深入贯彻落实清廉陕西建设部署要求,以“六清”目标为引领,以六大清廉单元建设为抓手,推动清廉建设深度融入“一都四区”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坚持“四责”协同 凝聚清廉建设合力

探寻清廉商洛建设脉络,不难发现,商洛市委始终把清廉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构建起党委主责、专班统筹、纪委监督、部门联动的“四责协同”工作机制。

“要深刻认识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更好统筹发展、安全和环保,以过硬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今年6月23日,在全市警示教育会议上,市委书记赵璟作专题党课并就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推进清廉商洛建设,必须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市委常委会多次研究清廉建设工作,市委主要领导作出专门批示,市级分管领导以身作则,谋划推动分管领域清廉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市委工作专班建立“年初有计划、季度有检查、半年有督查、年终有成效”闭环机制,落实信息报送、周工作动态晾晒、联席会议协商等推进机制,印发工作提示13期、编发简报26期、召开现场推进会5次,推动市县贯通、部门协同、整体发力。市纪委监委创新“班子成员包抓+室组联动+巡察监督”机制,开展3轮宣讲解读、6轮联动监督,发现并整改问题236个。
一系列措施要求的背后,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巩固和深化。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和市纪委监委组织推动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同向发力,聚焦主责主业抓牵头牵引、抓协同配合,实现单点突破走向系统集成。

聚焦“六清”目标 提升清廉建设质效

任务清,则方向明。今年3月,我市印发了《2025年清廉商洛建设工作要点》,吹响了清廉商洛建设“集结号”,全市各级各部门聚焦重点任务统筹谋划,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定期研究解决难题,持续推动了清廉商洛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清廉商洛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工程,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左右协调、上下联动,打出清廉“组合拳”。我市紧扣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全面实施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政商亲清、社会清朗、文化清廉“六清”目标,将“六清”融入城市发展肌理,贯穿权力运行全链条,让清廉成为商洛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与最持久的动力。在政治清明方面,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创新政治监督“回头看”机制,严肃查处赵嘉安、任志林、张惠民等“一把手”案件,50人主动投案。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由市政府办牵头,重点突出规范用权,梳理权责事项3.2万项,整治执法问题173个,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成效显著,党政负责人点评法治模式获全国推广。清正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坚持严管厚爱,查处“四风”问题256起,精减考核指标1055项,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政商亲清重在优化环境,实现85%事项“网上办”、44项“跨区办”,8项改革入选全国优秀案例,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全省第一。
在清廉商洛建设中,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清廉商洛建设融入自身业务中同步推进,清廉商洛建设推动部门业务创优提质,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深化单元建设 打造示范先行标杆

“今后,患者在全省同级医疗机构就医时,只要出示带有‘陕HR’互认标识的检验报告单,就能实现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无须进行非必要的重复检查,真正做到省时、省力又省钱。”近期,商洛市中医医院医学检验科成功纳入2025年陕西省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体系,医院94项纳入互认的检验项目规范了检验报告单,并在报告单上醒目标注“陕HR”互认标识。 
“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是市卫健委加强清廉医院建设,靶向精准降费用的一项探索实践。
清廉单元建设是清廉商洛建设的细胞工程。我市把清廉单元建设作为推动清廉商洛建设的有效载体,在清廉机关建设方面,市直机关落实“双报到”“五个到一线”等要求,3790名党员下沉一线,办成2752件群众实事;清廉学校建设方面,扎实开展专项巡察,推动落实“阳光招生”政策,有效缓解“择校热”问题,全面推行食材集中采购、动态调价、联动监督等制度,学生吃得更好、价格更低;在全市医院推行“挂一次号管三天”,二级以上医院158项检验项目实现全省互认,为患者节约费用1823万元;清廉企业建设方面,新建、修订和完善国企国资监管制度等286项,召开政企恳谈会、银企对接会等30余场次,为经济发展蓄势赋能;清廉村居建设方面,加强村集体“三资”监管等,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深化移风易俗,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39个;清廉家庭建设中,我市持续深化“德润三秦·清廉商洛”家风主题活动,让好家风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一年来,各清廉单元牵头部门充分发挥主抓主责,紧扣行业领域工作实际,推动清廉单元建设“最后一公里”不断深化细化,形成清廉商洛建设全域推进、全面共进的良好态势。
厚植廉洁文化 营造崇廉尚洁氛围
营造崇廉拒腐良好风尚离不开正面的引导,在纵深推进清廉商洛建设过程中,更离不开廉洁文化的浸润滋养。
“水墨氤氲,以简驭繁。一笔浓淡间见刚柔之节,半纸留白处显澄澈之心。”一年来,市纪委监委立足商洛廉洁文化,策划推出“艺文话廉”系列微视频,以印章、水墨等艺术形式诠释清廉内涵,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喜爱。
商洛是文化绿洲。商洛廉政精品剧《若河》在全市巡演15场次,并成功入选2025年“廉洁文化三秦行”巡演剧目,渔鼓剧《红色谷子沟》等6件作品入选全省廉洁文化精品。
6月18日,清廉商洛访谈录第15期在“廉洁商洛”播出,市纪委监委、市委办、市委组织部相关领导围绕《营造清明政治生态 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畅谈下一步工作打算。2014年以来,市委工作专班围绕清廉六大单元录制清廉商洛电视访谈节目7期,18个部门党组书记走上荧屏,探讨清廉建设,公开承诺许诺、接受监督。
2024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中省主流媒体刊发稿件408篇,其中《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纪检监察》62篇;《陕西商洛:做实同级同类警示教育 用身边案为身边人敲警钟》等4件作品获评陕西省党风廉政建设好新闻奖。
注重融合互促 彰显清廉建设成效
“我60岁生日那天,机关干部都来了,自己当时非但没觉得是违纪,还错误地认为是部门的优良传统。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感觉十分后悔。”6月23日,全市警示教育会议上播放的教育片《铁规如山》中,市农业农村局原局长刘清民出镜说法,满眼悔恨。
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聚焦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将清廉建设与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市委常委班子带头开展读书班、学习研讨和现场教学,各基层党组织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学习14700余场次,全市举办读书班797期,党组织书记讲党课6290次,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显著增强。
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我市坚持务实、进取、从严导向,提出“九个持之以恒”重点任务和33条具体措施,配合市委对7县区、高新区和32个市直部门开展深化“三个年”活动专项巡察,实施4轮提级督查暗访,现场发现问题、督促限期整改。
清廉商洛建设的成效好不好,关键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而群众的满意度,源自为民办实事的效率提升。
7月10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了我市推行“阳光校餐”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通讯稿件;7月15日,《陕西日报》报道了商州区全链条监督保障群众用气安全工作的消息;7月2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两个版面分别刊发了我市和山阳县一体推进“查改治”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的消息;7月2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了我市靶向整治违规征订教辅问题的消息……这一系列宣传报道从侧面反映了我市集中整治为民办好事的实际成效。
群众的痛点在哪里,纪检监察工作就推进到哪里。
今年以来,我市精准监督保障群众用气安全、推行阳光校餐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快递违规收费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无不拍手称快。集中整治期间,我市查办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件,化解了一批积累多年的矛盾问题,推动了一批群众关心期盼的民生实事,重拳查处蝇贪蚁腐,处分1477人,退还群众财物9.81亿元,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委清廉商洛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雷西明表示,清廉商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长远、事关大局,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市将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持续深化清廉建设,努力打造政治生态清明、营商环境优越、干部作风优良、社会风气清朗的清廉商洛,为加快建设“一都四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商洛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