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聚会”探索公益新路径 | 鞍山新闻网

7月19日,“公益路上同行者,经验共享与资源联动”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冯志国爱心团队作为拥有31年公益历程的代表,与辽宁省道德模范志愿服务总团、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及高校、公益朗读团队等多方力量深入交流,共探公益新路径。座谈会后,参会人员参观了市博物馆,在历史文化浸润中进一步凝聚联动共识。

座谈会上,冯志国爱心团队队长杨光首先分享了团队的成长轨迹。从1994年由三位劳模发起的“三人小队”,到如今拥有九个分队的温暖集体,31年间,团队通过理发助老、文艺慰问、岫岩助学等12大项公益项目,在鞍山及周边地区持续传递温暖。尤其是岫岩助学项目20余年从未间断,用实际行动践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这份坚守引发了在场嘉宾的广泛共鸣。

交流中,辽宁省道德模范志愿服务总团秘书长杨东文对冯志国爱心团队31年的公益实践表示肯定,他表示,长期主义是公益的底色,团队的坚守与拓展为全省志愿服务团队提供了宝贵经验。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杨建华则从“工匠精神”出发,点赞团队“把公益做精做细”的态度,他认为,公益和工匠一样,都需要专注与执着,团队的项目能坚持数十年,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苏广林结合自身经历,与团队探讨了“劳模力量如何更好融入社会帮扶”,他表示:“从‘三人小队’到‘九支分队’,冯志国爱心团队走出了一条劳模带动、全民参与的公益路,值得借鉴。”全国道德模范杨素静则聚焦“助老与精神关怀”,与团队交流了艺术助老、临终关怀等项目的细节,提出“用更细致的服务守护老人尊严”的建议。

志愿服务协会副会长王文元就“资源联动”与团队深入对接,他表示协会将积极搭建平台,助力团队与更多公益组织实现资源互通。公益朗读团队则计划与团队联手,通过“朗读送温情”活动,为养老院、社区增添精神滋养。

座谈会后,冯志国爱心团队与杨东文、杨建华、苏广林、杨素静、王文元等嘉宾及高校、公益朗读团队代表一同参观市博物馆。在了解地方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大家进一步深化了“立足本土、联动互助”的共识,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将历史中蕴含的互助精神转化为公益实践的动力,推动多地志愿服务力量更紧密联动,让爱心更好地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