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如炽。当热浪蒸腾着红旗营子乡的每一寸土地,在红旗营子乡的田间地头却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身影——村"两委"干部们顶著35℃以上的高温,脚踩滚烫的田垄,手持登记表与测量工具,逐地块丈量大豆种植的"民生面积",用汗水为惠民补贴筑牢数据基石。
日头灼人,唐家堡村治保主任罗浩的额角已渗满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滑落,在衣襟洇出深色水痕。"高万新,您家这块地种的是大豆吧?量着大约17亩,您看对不对?"他一边朗声招呼农户,一边与村会计俯身校准测绳,笔尖在登记表上沙沙游走,将地块信息仔细勾勒。
为让大豆种植补贴精准落袋,红旗营子乡循着"农户申报—村级核查—公示公开"的闭环流程,组织干部们逐户踏田、逐垄核量。田埂上,基层干部们既要用脚步丈量真实面积,又要拍下地块全景存档,确保每一笔数据都经得起"地块清、面积准、数据实"的检验。
"天是热得烫脚,但这补贴是老百姓的心头盼,半分都含糊不得。"红旗营子村村干部王泳智抹了把脸,汗珠砸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蒸发。有些地块藏在山坳里,车轮碾不开路,他们便扛着工具徒步往返,日均步数过万成了常态。截至目前,全乡已完成百户农户的核查工作,预计7月末将扫清所有地块,为补贴发放备齐"明白账"。
"这么热的天,他们跑前跑后替咱核实面积,这补贴领得透亮!"看着汗流浃背的村干部,村民关德元的话语里满是感激。红旗营子乡基层党员干部在烈日下的忙碌,正是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末梢坚守。当丈量的脚步踏遍每块豆田,不仅让补贴政策精准触达种植户,更在汗水中浸润了干群情谊,让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在烈日下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