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特约播映
当下职场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但您知道吗?心理困扰就像身体感冒一样常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智慧的选择。本期《解码“心”世界》,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张红、心理健康调适中心业务主任郑红,将从专业视角出发,为大家揭开神秘面纱,破解认知误区,分享科学有效的心理调适之道。
主持人:张院长,有很多人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疾病,看心理医生很丢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红:(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对心理问题的认知误区正在阻碍人们寻求帮助。其实随着社会压力增大,焦虑、抑郁等问题越来越普遍,面对这样的人群,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鞍山市心理健康调适中心成立于2021年,主要想打造一个从日常调适到专业疗愈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核心是传递“心理调适如体检般平常”的理念,也就是健康人群可进行压力调适,亚健康人群需要及时干预,疾病人群要进行专业的治疗。
鞍山市心理健康调适中心,1300平方米的专业空间,3间专家诊室、6间心理咨询室与3间物理治疗室有序分布,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组成专业医护团队,为来访者量身定制个性化心理服务方案。中心治疗设备先进,经颅磁的电磁脉冲无创调节脑功能,对抑郁、焦虑疗效显著;沙盘里的人偶摆放,成为潜意识的“翻译官”;团体生物反馈治疗屏上的实时波形,让压力在群体互动中化解。自2021年成立以来,超1.65万人次在此获得心理咨询、体检等服务。这里会让每一份情绪都有处可栖,每一次困惑都能得到专业回应。
主持人:郑主任,看来在鞍山市心理健康调适中心,无论是医护团队还是设施设备都非常的专业。
郑红(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健康调适中心业务主任):是的,我们的专家团队由深耕心理健康领域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组成,根据来访者的自身的情况,采用心理干预+药物+物理等综合治疗模式,在治疗设备方面,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团体生物反馈治疗仪等都是“硬核”支撑,经颅磁刺激治疗是通过电磁刺激调节脑功能,对抑郁、焦虑情绪等问题疗效确切,能为健康人群、压力人群、心理疾病人群提供全周期服务。
主持人:张院长,“病耻感”是求助的最大障碍,我们中心采取哪些举措打破求助者的这道心理壁垒的呢?
张红: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破除“病耻感”
一是科普宣教:中心的专家团队走进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讲座与团辅活动,用生动案例解析心理问题,推动“心理问题属于正常健康范畴”的认知落地。
二是服务延时:通过延时咨询、12356心理援助热线等便民服务降低求助门槛。延时服务覆盖午间、晚间及周末,方便学生和上班族“抽空”咨询;心理热线24小时在线,我们曾为凌晨1点求助的高中生家长紧急安排咨询,用实际行动传递“求助是勇敢行为”的信号。
三是线上测评:承接团体心理健康体检时,采用手机端测评等方式保护隐私,通过匿名测评和个性化评估,让参与者在无压力状态下正视心理问题,减少“被标签化”的顾虑。
主持人:很多人虽然打破了病耻感,寻求了帮助和治疗,但内心还是对心理治疗有误解,觉得“不吃药就是治不好”,郑主任,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郑红:确实,这种误解在临床中非常普遍。其实心理干预是一个多维度、个性化的系统工程。对于轻度的情绪困扰,比如阶段性的职场压力、人际关系矛盾,我们更推荐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等心理治疗手段。面对中重度抑郁、焦虑障碍等,药物治疗确实是重要的一环,但绝不是唯一手段。我们会采用“药物+心理+物理”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疗模式。心理治疗就像量体裁衣,专业团队会根据每位来访者的具体情况,调配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主持人:张院长,除了个体服务,中心在全社会心理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红:自2022年起,鞍山市心理健康调适中心主动将专业服务不断延伸,先后走进鞍山师范学院、高新区总工会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定制化心理讲座与团体辅导。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创新性地推出团体心理健康体检服务,累计为近5000人提供专业测评。通过手机端智能测评系统,结合经典的沙盘游戏、生物反馈等项目,为每个人勾勒出精准的心理健康画像。这种“线上+线下”“科技+人文”相结合的测评模式,在鞍山是开创性的,不仅让心理健康评估更加便捷高效,也让专业服务走进更多的家庭。
主持人:郑主任,对于儿童、青少年和睡眠障碍人群,中心有哪些专项服务?
郑红:针对儿童和睡眠障碍人群,中心设有专门的儿少门诊和睡眠诊疗室。在儿少门诊,我们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儿童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体系,能全面评估孩子的智力发育、语言表达、社交能力等核心指标。
睡眠诊疗室则是为受睡眠问题困扰的人群打造的专属空间。在这里,我们运用经颅磁刺激先进技术,睡眠认知行为疗法、放松和冥想练习,对失眠、多梦、或由情绪问题伴发的睡眠障碍进行精准诊断与有效治疗。
主持人:最后想请张院长给大家一些建议,当出现哪些信号时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张红:身体亮起“情绪红灯”时,及时识别信号尤为关键。如果连续两周以上出现情绪持续低落、对任何事物提不起兴趣、入睡困难、多梦早醒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或是出现过度担忧、坐立不安、心慌手抖等躯体反应,严重影响学习、工作与社交功能,这些都可能是心理健康拉响的警报,建议尽快寻求专业评估。
张红
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人选;鞍山市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医学会全国中医药肝胆病、感染病学会常务委员;全国肝病科普专家;辽宁省医师协会传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学和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省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鞍山市医学会传染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编委;《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编委。
郑红
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健康调适中心业务主任。副主任医师,卫生部中级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沙盘治疗师。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20余年。个案治疗数万个小时。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方面的治疗。在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及青少年叛逆、厌学、焦虑抑郁等心理精神问题方面的咨询与治疗有独到之处。
本节目播出时间为
首播:鞍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7月22日 20:05
重播:鞍山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 7月23日 12:40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