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任家沟村的智能育苗温棚里,一项源自“商南茶叶科技小院”的轻基质穴盘育苗技术,成功将茶树苗成活率提升至100%。依靠这一关键技术突破,商南县告别了茶苗依赖外购的历史,每年自主培育的1500万株优质茶苗,为4000余亩新茶园注入生机。
“商南茶叶科技小院”作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科技小院,汇聚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力量,通过“品种改良”提升商南茶苗品质,引进智能设备改进制茶工艺,安装自动化机械解决山地茶园管理效率难题。这场科技引领的变革,正推动商南茶产业从传统经验向现代智慧加速跃升。
国家税务总局商南县税务局聚焦产业需求,主动靠前服务,精准落实税惠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引导市场主体合规经营、依法纳税。税务干部定期上门“问诊把脉”,梳理适用税费政策,辅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和纳税申报,帮助企业将政策红利充分转化为发展动能。在税务部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服务和政策精准滴灌下,企业创新的底气更足了。
“近三年,公司累计享受各项税费政策减免税款51万元,实实在在减轻了资金压力,让我们有信心投入到‘陕茶1号’、‘龙井43’等良种推广和智能化设备引进上,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超深有感触。
在科技创新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依法纳税、诚信经营的理念也在商南茶企中“润物细无声”。税务部门将税法宣传融入日常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政策宣讲会、“点对点”精准辅导、风险提示等方式,将税法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南”。
商南县古寨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小荣表示:“以前对发票、纳税申报时间这些细节把握不准,心里总不踏实。现在税务人员到茶园来讲解,还建立了税企交流群随时答疑,我们知道怎么做才是合规的,心里也踏实了。”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帮助众多茶叶种植户和合作社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有效规避涉税风险,将“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内化为企业稳健发展的自觉行动,为产业筑牢了诚信基石。
科技创新与法治保障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商南茶产业强劲的富民动能。8家省市茶叶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鲜叶回购、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让1800余名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助力260余户脱贫家庭端稳了“茶饭碗”。蓬勃发展的茶产业,吸引了6000余户茶农加入合作社,深度带动1.5万农户嵌入产业链。
如今,商南县已建成29万亩茶园,规模稳居全省第二,其中18万亩丰产茶园、10万亩无性系标准化茶园;年产茶叶8800吨,产值近20亿元。小小茶叶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