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丨汗水见证城市建设者的努力与奉献 | 鞍山新闻网

 


最近连续35℃的高温天气,热浪滚滚。7月12日星期六下午,在通海大道鞍腾路交叉口施工现场,地面被太阳炙烤得滚烫,脚踩上去都能感觉到灼痛。59岁的瓦工曹会师傅和工友们顶着烈日,在搬砖头、下坑布线等。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上滚落,时不时地就需要用衣服来擦。浸湿的上衣紧紧贴在身上,露在外面的胳膊早已被晒成古铜色。

高温下,为保障体力和安全,每作业1小时就会轮换休息。曹会师傅一边用毛巾擦脸上的汗一边说,这天干活是遭罪,但为了汛期安全,就得赶紧干。干了几十年瓦匠,他习惯了这种辛苦,“既然干了这行就得坚持。”

现场的安全员李宁介绍,为让工人们在高温下安全施工,项目部制定了三级防暑防护体系。在个人防护上,给每一位工人都发放了速干工装和冰袖,按需发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在作业调控上,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中午气温最高的时段作业,减少高温对工人的影响。在应急联动方面,专门设置了急救点,联动了附近的医院,让救援车辆随时待命,一旦有工人出现身体不适,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全力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据介绍,2024年强降雨期间,外环主干路的6处积水点,包括南三环鞍钢水泥厂路段、通海大道鞍腾路交通岗等,因排水不畅导致交通不畅,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为彻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市住建局深入到各个积水点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后,制定了针对性的改造方案,启动了鞍山市积水点整治工程。该工程将改造排水管线约2000米,并同步建设检查井、双箅雨水口等相关设施,恢复沥青路面1.87万㎡。

施工过程中,管线交叉的难题给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工程采用了“夜间明挖+日间研究” 的模式推进。白天,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图纸,分析管线分布情况,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傍晚,工人们趁着温度稍低、交通压力较小的时候,抓紧时间进行明挖作业。目前,燃气迁改、通讯线缆障碍协调等前期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正在有条不紊地铺设工程主体排水管网。

该工程建成后,将确保城市外环主干路和鞍腾路排水顺畅,惠及沿线宁远镇街里核心区约1.2万居民以及鞍山粮油批发市场等大型批发集散地的车辆出行。

而这些高温下的建设者们,用他们的坚守和付出,为城市的畅通与市民的便利默默奉献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