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当多数果木仍在拔节生长时,台安县西佛镇东佛村的百亩红树莓种植基地已迎来硕果盈枝的采摘季。8日,走进这片绿意盎然的园区,浓郁的甜香扑面而来,万木葱茏间,一簇簇红艳艳的树莓如珍珠玛瑙般缀满枝头,引得人垂涎欲滴。
田间地头,头戴遮阳帽的工人们手捧红桶,穿梭在繁茂的枝蔓间忙碌采摘,满载鲜果的四轮车往返于果园与冷库,构成一幅生动的丰收图景。“在这儿除草、摘果、分拣,一个月能挣三千多,家门口挣钱还不耽误顾家,心里踏实!”正在采摘的村民侯玉英笑意盈盈地说,话语里满是满足。
这份丰收的喜悦,离不开基地负责人田玉强十二年来的深耕细作。“红树莓在国外种植广泛,国内尚处起步阶段,但它全身是宝,果实可食可药,叶子能用于保健、美容和医药,经济价值很高。”田玉强介绍,当年正是看中这份潜力,又发现东佛村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与红树莓生长需求高度契合,才决心在此扎根。
经过多年品种试验,基地最终选定优质品种规模化种植,既有秋季品种海尔特兹,更有近年走红的夏季品种美国22。今年夏季树莓自6月25日开摘后,亩产达2000公斤,亩均收益超6000元,丰收势头喜人。
不满足于初级种植的田玉强,早已布局产业链延伸。“树莓娇贵,摘下来4小时内必须进冷库速冻,不然就会化汁。”他指着基地的冷库说,采收的鲜果除少量供游客采摘外,大部分经分拣后送入冷库保鲜,再加工成冻干产品,分级出口至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其中A级果供德国、美国鲜食,B级果供俄罗斯制作果酱,让“家乡味”走向了国际市场。
如今,西佛镇的树莓产业蒸蒸日上,既鼓了村民的腰包,也让田玉强对未来充满底气。这颗酸甜交织的“致富果”,正奏响乡村振兴的甜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