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行走在洛南县的田间地头,现代农业的蓬勃活力扑面而来。县上积极推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播种,精心选育的良种、农技人员全程“把脉问诊”,共同勾勒出一幅科技兴农的生动图景。
6月27日,一场及时雨为干旱的洛南大地解了渴,在洛南县古城镇何村的洛南县雄风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示范基地,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杨黎宏正手把手指导该合作社负责人何超和其他社员们调整播种行距、优化施肥配比。现场,玉米大豆一体化精量播种机高效作业,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等流程,效率较传统人工播种提升几十倍,仅半日便完成了50多亩地的标准化种植,为夏播按下“加速键”。
“我们推广的是‘两行玉米、三行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这种布局不仅能够充分利用高大的玉米秆为大豆遮阴保墒,还能发挥大豆的固氮养地优势,减少约20%的化肥用量,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互补共赢。”杨黎宏说道。
时下正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关键时期,为提升播种效率与质量,洛南县通过整合专项资金,对农机装备进行升级,实现精准播种、覆土同步作业。同时,组织洛南县雄风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代播代管”服务协议,解决农户技术操作难题。此外,农业部门抽调10名农技骨干组成夏播智囊团,采用“集中培训+田间实操”的方式,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现场培训,从播种株行距、种植密度、机械调试、肥药科学配比等关键环节开展“一对一”指导,确保技术标准精准落地,为夏种注入技术动能。
“今年我们种的齐黄34、秦豆2018两个品种。这两个品种耐阴抗倒、高产宜机收,特别适合我们这儿的气候和地形。”当天,保安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王永军站在庙底村高标准示范田旁边指导播种边说。针对当地特殊的灌溉条件,各镇(街道)不仅坚持适墒、抢墒播种,还采用“人歇机不歇”的轮班模式抢抓农时进行夏播,力争一播全苗、齐苗,为秋粮丰收保驾护航。
“往年我们单种玉米,一亩收入不到1500元。从前两年开始,按照农技人员指导套种大豆,玉米的产量没有减,还能多收100多公斤大豆,算下来每亩多收500多元。今年我们全村又新增了50多亩,一共有200多亩。”保安镇庙底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兵给笔者算了一笔收益账。
从单一种植到复合种植,良种、良技、良机的深度融合为洛南粮食稳产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为保障夏种工作有序开展,洛南县农技中心在品种选用、行比配置、播种时间和方式、除草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群众提供全流程服务,有效提高玉米和大豆的单产和种植效益,以科技措施助力群众增产增收。据了解,今年洛南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为3.75万亩,目前已播种3.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