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院落整洁干净,一条条硬化的小道蜿蜒曲折,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里,醒目的积分制管理办法展板格外引人注目。近两个月来,一场以“积分兑换”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新实践在台安达牛镇大于村持续升温。对比过去,“积分超市”让大于村的村容村貌、乡土风情发生了很大变化。
积分制是农业农村部全国推广的乡村治理创新模式。大于村在驻村第一书记王瀚瑶的推动下,将“积分制”以“积分超市”的形式落地生根,通过把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工作细化为可量化指标,村民参与村庄建设、践行文明行为即可累积积分,凭分就能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双管齐下,成功实现村民从“局外人”到“主人翁”的转变。
“以前打扫院子是自家事,现在还能换毛巾、卫生纸!”7月2日,在积分兑换现场,村民何井田拎着用10个积分刚兑到的卫生纸喜笑颜开。一旁的村民吴秀清举着同样用10个积分兑换的洗洁精感慨:“积分超市开业后,大伙不仅抢着收拾卫生,帮邻居、做好事的人也多了,谁家没做到位,街坊们都会互相提醒。”如今,互帮互助、共建家园的氛围在村里愈发浓厚。
为保障积分制长效落地,大于村以村规民约为基础,围绕乡村建设、文明新风等五大领域,制定涵盖环境清扫、产业劳动、矛盾调解等十余项内容的详细积分体系。无论是参与集体劳动、建言村庄发展,还是化解邻里矛盾,村民都能找到赚取积分的“赛道”。
“积分制就像一把精准的‘标尺’,把抽象的治理要求转化为可量化的行动指南。”王瀚瑶介绍,“积分超市”开业后,已经发出了160积分,村民参与热情高涨,乡村自治能力显著提升。下一步,村里将把“最美家庭”“文明户”评选与积分制深度融合,持续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推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全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