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岫岩红旗营子乡党委以“庆七一”主题党日为契机,通过专题党课、纪念章颁发、重温誓词等活动,激活党建“红色引擎”。近年来,该乡以党员为先锋,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在特色种植等产业升级中亮出成效,让乡村环境与民生福祉实现双提升。
“中央八项规定的实践要求,正是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的纪律保障。”乡党委副书记费树宏在专题党课上,结合当地市场规范案例,剖析作风建设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数据显示,通过党员带头落实“门前三包”,全乡占道经营投诉量大幅下降。一位在党50年的村民党员手持纪念章感慨:“当年修水渠靠肩挑手扛,现在党员带头清河道、整市场,咱乡的发展路越走越宽。”
近年来,在党员示范岗的带动下,红旗营子乡构建“党建+产业+环境”联动机制:党员示范户推广“蓝莓+中药材”套种模式,使沟域经济带亩产收益不断实现新的突破。环境整治中,12支党员突击队累计清理河道20公里,在村庄打造景观带,实现“垃圾场变打卡地”的蝶变。“党员带着干,咱老百姓跟着赚。”一位在当地参与蓝莓基地种植的村民指着田埂旁的党员责任牌说,“去年环境好了,采摘客多,卖了2000斤果子。”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墙前的铿锵誓言,已转化为具体实践。乡党委推动“老党员调解室”与“党员代办点”全覆盖,积极帮助百姓化解邻里纠纷,帮办民生事项,受到群众拥护。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党员带头筹资修建的3.5公里产业路,让农产品运输成本降低40%;新落成的文化广场不仅成为村民休闲地,更成为产业洽谈的首选地。“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红旗营子乡党委书记田岐升介绍,全乡特色种植产业带动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每年实现递增,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从党课讲台到产业一线,从河道整治到民生服务,红旗营子乡以党建为笔,在乡村大地上绘就“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的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