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一个足以见证一座城市、一个省份乃至一个国家巨变的时间跨度。
对于青海而言,连续举办25届的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青洽会”),不仅是一场经贸盛会,更是一扇向世界展示青海开放姿态、创新活力和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青洽会的发展历程,就是青海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动写照。
从最初的区域性经贸活动,到如今的国家级综合性展会,青洽会作为青海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经贸盛会,始终以“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四地”打造、绿色算力发展等核心方向,全方位展示了青海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新机遇,成为青海省深化对外开放、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平台。
25年来,青洽会的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展馆形式日益高端,从线下展览到“云上青洽会”的数字化转型,青海借助这一平台,向世界讲述着高原大地的发展故事……连续举办25届以来,累计签约项目超6200个,到位资金超8400亿元,青洽会不仅成为青海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也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从青洽会出发
助力产业发展
回望青洽会的历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青海经济的腾飞,更是一个西部省份如何通过开放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青洽会不仅是展示青海形象的窗口,更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随着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产业格局日新月异,青洽会在产业合作项目中也紧跟时代步伐,无论是对外推介,还是向内招商,产业从传统工业、服务业,到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算力、文化旅游等多个全新领域转变。
25年来,青洽会累计签约项目数千个,引资额超万亿元。仅最近五届,签约项目投资额就突破5000亿元。如新能源产业,依托青海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青洽会吸引了国家电投、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投资,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盐湖化工产业,青海盐湖股份、赣锋锂业等企业通过青洽会平台与我省深化合作,推动锂电产业链延伸,使青海成为全球重要的锂资源供应基地。生态旅游产业,借助青洽会,青海的“大美青海”旅游品牌走向世界,茶卡盐湖、青海湖等景区知名度大幅提升,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高原农畜产品产业,从青洽会走出去的“青字号”供应国内多个省份的百姓餐桌,上百个青海老字号搭乘“中欧班列”“中亚班列”漂洋过海……
此外,从青洽会出发看青海的还有科技创新,特别是近几届,青洽会增设“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等专题论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了青海省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部门的良性互动,在光伏发电、储能技术、高原医学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从青洽会出发
开辟绿色新赛道
新一轮发展的“时与势”聚于青海,积蓄着潜力非凡的发展优势,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今天的青海,产业支撑力加速提升,创新策源力深度厚植,集聚辐射力日益强劲。
绿色算力、产业“四地”,是近年来青洽会聚焦的新赛道。青海依托丰富的清洁能源优势,正加速布局绿色
自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战略目标以来,在历届青洽会上,盐湖提锂技术、光伏风电一体化、生态旅游线路、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等均成为展示重点,吸引了众多企业洽谈合作。
“通过青洽会,青海的生态价值、文化魅力得到广泛传播。”
“中华水塔、天空之镜等品牌,成为青海的金名片,吸引了全球游客和投资者。”
“青洽会见证了青海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高原走向世界的壮阔历程。”
……
来自历届主宾国、友好城市的客商,对青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