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高发季!远离毒蘑菇,不做“菇勇者” | 九派通

当前荆门进入梅雨季节,雨后的公园、山林里长出许多野蘑菇,近期不少网友将自己在山林地带看到、捡到的蘑菇照片、视频发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一时涌现捡蘑菇热潮,同时也带来了误食毒蘑菇中毒的风险。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东宝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深入开展毒蘑菇中毒预防工作。

野生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即使是专家,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鉴别。在野外,无毒蘑菇往往与有毒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野生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6月以来,东宝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基层所工作人员深入各村、社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宣传张贴风险提示信息,向群众普及野生毒蘑菇的危害性、种类、辨别方法和误食急救等知识,提醒广大群众“不采、不食、不买卖”野生蘑菇,进一步强调“凭经验判断不可靠,煮熟去毒是误区”的科学观念,切实增强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因误食引发中毒事件。

同时,执法人员对辖区生鲜超市、农贸市场等周边场所逐户走访,积极向商家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强化商家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经营主体深刻认识到售卖野生毒蘑菇的严重危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野生蘑菇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形成“社会共治”的防控格局。

截至目前,东宝区市场监管局共检查经营主体216家次,发放宣传资料520余份、张贴风险提示信息135张,发布预防提示1期。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不在流动摊点购买野生蘑菇,不吃不认识的野生蘑菇。若发现蘑菇中毒者,应及时呼叫救护车,将中毒者送往医疗机构。同时可先让中毒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吸收。如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要及时在中毒现场搜集保留蘑菇样品,供医护人员救治时参考。(通讯员:陈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