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精准服务赋能高铁建设 合规经营铺就发展通途 | 商洛日报

  随着西康高铁最后一个隧道——秦岭九天山隧道的顺利贯通,这条承载着陕南区域发展期望的交通大动脉正逐渐展露雏形。国家税务总局柞水县税务局聚焦辖区内外来报验企业需求,主动靠前服务,引导企业合规经营、诚信纳税,为西康高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西康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通道中包(银)海通道、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西安至安康铁路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小时左右缩短至1小时以内,将提升沿线客货运输服务水平,对释放关中与陕南间的运输需求、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动问需,搭建税企沟通“连心桥”

  西康高铁工程点多线长,参与建设的中铁三局、中铁七局等重点企业来自全国各地,作为典型的“外来户”,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登记相关问题,成为了困扰企业财务人员的“挠头事”。

  “施工节奏快,财务人员对业务办理流程不熟悉,曾担心影响税款缴纳进度产生信用风险。”中铁三局财务负责人张煊说道。针对此类问题,柞水县税务局迅速组建专业管理服务团队,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与企业财务人员、项目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了解企业施工进度、发票开具、税款申报等具体情况,建立“一企一策”服务台账,针对企业跨区域经营涉及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政策,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袋”,合规要求入脑入心。“税务干部主动上门讲政策、解难题,税费计算、申报流程操作这些关键环节都讲得清清楚楚,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张煊感叹道。

  优化服务,跑出税款预缴“加速度”

  聚焦外来施工企业报验登记、预缴申报的关键环节,柞水县税务局大力推动流程优化与服务提速,打造“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模式。线上通过电子税务局、税企交流群等渠道,实时推送政策提醒、操作指南,解答企业疑问;线下打通内部流转壁垒,联合办税服务厅设立“跨区域经营服务窗口”,为报验企业设立“一站式”极速办理通道——企业线上提交申请,税务人员后台受理核验,复杂事项提供预约办税、延时服务、容缺办理等便利化措施,确保企业实现税费业务办理“零障碍、零等待,即来即办、即办即走”。

  “现在办理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当天就能得到税务部门的反馈,税费申报也顺畅完成,为我们抢抓工期争取了宝贵时间,也有效保障了重点项目资金的健康流转。”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办税人员刘松说道。

  精准辅导,织密合规经营“防护网”

  在全力优化服务的同时,亦要着眼于企业长久稳健发展。柞水县税务局针对外来报验户企业跨区域经营特点,以“政策+案例”形式开展专题辅导,重点解读跨区域经营税费申报、发票开具、风险防范等政策,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企业常见涉税风险点,帮助企业筑牢合规经营防线。在入户辅导过程中,税务干部围绕“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增值税申报计算”等高频问题,通过“政策解读+实操演示+互动答疑”模式,为企业财务人员送上“政策大礼包”。同时,依托税收大数据,定期扫描分析辖区内重点外来施工企业的申报数据、发票使用情况等关键信息,精准识别涉税风险点,对于发现的异常数据或潜在的合规隐患,第一时间向企业发出《税收风险提示函》。

  “这份风险提示函来得太及时了!税务部门不仅帮我们指出了项目申报计算上的偏差,还给出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和调整方法,帮我们避免了后期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堵住了管理漏洞。”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办税人员董伽含说道。

  柞水县税务局通过主动问需、精准辅导、优化服务,引导外来报验户企业合规经营、诚信纳税,不仅帮助企业规避了涉税风险,也夯实着重大项目建设的根基,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税动力”。(作者:崔涛  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