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青海分行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 西宁晚报

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根据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2025年全省“民法典宣传月”方案》要求,青海分行精心部署,在全辖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民法典系列普法宣传活动。

图片

一、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学习。青海分行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总支理论学习)计划,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夯实依法治行基础;组织全行员工主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积极参与“青海普法”微信公众号面向群众的有奖竞答活动,增强了员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全行员工运用民法典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广泛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活动。各支行以营销走访为契机,聚焦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和企业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提高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能力,助力企业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发展。支行还将企业家加油站活动打造成“法律+金融”的跨界服务平台,从“单向输出”到“场景化普法”,让法律知识可触可感。通过“民法典情景沙盘”互动讲解,以情景剧形式还原矛盾焦点,引导企业家客户“沉浸式”参与法律解决方案的推演。各支行结合实际开展民法典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络等活动,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三、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手段。线上教育端创新推出一月一期的“信贷法律实务微课堂”视频课程,通过动画演示、一问一答的形式,将复杂法律条款转化为可视化知识图谱,帮助全行信贷条线人员以坚实的法律知识为后盾,准确识别风险;通过一起保证合同纠纷案例,对在借款展期协议签订、保证期间延续、催收等环节容易引发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规定进行再学习,避免信贷业务中相关法律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规定,结合案例,就集中采购招标中未及时签署合同、对合同实质性内容进行修改等容易引发的风险点进行预警提示。

图片

通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提高了公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知晓率和普及率,提升了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通过学习和参与民法典宣传,员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有效提升了全员法治素养。下一步,青海分行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贡献工行力量。

(稿件来源:工行青海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