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让乡村孩子的笑容更甜
奋斗网、奋斗者APP 2025-05-15 11:09:15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晴

作者(左二)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进行家访  徐岩/供图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决定开展一次特别家访。

  2023年5月的一天,受哈尔滨理工大学指派,我们来到巴彦县丰乐乡新立村开始驻村工作。行走在田野上,奔波在村屯中,忙碌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前沿,我们全力让村民的“钱袋子”更鼓,让新立村的发展前路更宽广。而就在无数次的入户走访中,我和队员们发现一个问题——农村孩子学习“辅导难”现象正在困扰着新立村的很多家庭。

  新立村有50多名中小学生,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家长或者忙于农事,或者外出务工,或者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孩子课后既缺乏学业指导,又缺少生活监督。看着这些孩子稚嫩的脸庞,我们决定要做些什么,来促进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

  2024年寒假,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的支持下,一个名为“大朋友小老师”的公益“云支教”助学计划在新立村正式启动。我们的初衷,就是要让这些孩子在校园外也能拥有学习上的老师、成长中的朋友。

  我们开始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标准有两条:一是要成绩优异;二是要有爱心。经过选拔和培训后,105名在校大学生最终成为“云支教”志愿者。在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以新立村和相邻的丰富村为试点,筛选出53名中小学生。105名“云支教”志愿者采用“多对一”模式,与这53名孩子结成助学对子,并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定制个性化助学方案,重点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通过手机、电脑,在线上为这些孩子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灵陪伴,努力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云支教”助学计划开展以来,成效到底怎么样?孩子们对这些“大朋友”“小老师”还有哪些要求?我们想在家访中找到答案。

  上午9时,我带领队员们首先走进了新立村转角楼屯村民于文武家,他的两个孩子都是“云支教”助学计划的受益者。进屋时,大儿女涵涵(化名)正坐在手机屏幕前,屏幕那边的“云支教”志愿者小王在给她讲解一道数学题。“王姐姐,我还是没太听懂,能再给我讲一遍吗?”涵涵的需求立刻得到了满足。直到她彻底听懂学会,这堂数学辅导课才正式结束。

  涵涵告诉我们,数学和英语课程各有一个“小老师”帮她辅导,“周末时,有了不懂的问题,我和弟弟就找大哥哥、大姐姐。最近学校老师都夸我和弟弟的成绩越来越好啦!”于文武也很感慨:“我和孩子妈妈的文化程度不高,管不了孩子们的学习,多亏了这些志愿者老师在网上耐心辅导。现在我觉得两个孩子学习的劲头儿更足了,也变得更积极向上了。”

  走出于文武家,我们又陆续走访了10户农家。家长们对我们的“云支教”助学计划都打出了“高分”,但也提了几条建议:一是希望志愿者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能更长一些;二是希望今后有机会可以让孩子走进大学校园,去感受一下大学校园的氛围。这些建议我们都一一记在心里。

  走访结束后,伴着落日余晖,我们回到了驻地。没有休息,我和队员们立刻开了一个总结会,一致认为:第一,要更加充分发挥派驻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优势和资源,制定更加合理的助学方案,增加在线辅导的时长,把“云支教”助学计划开展得更有成效;第二,要在2025年暑假争取开展一次双向研学活动,让“云支教”志愿者深入乡村,切身感受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喜人变化,同时也让村里的孩子们走进大学校园,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一颗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种子。相信这样的活动也能让“云支教”志愿者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

  家访中,孩子们灿烂的笑容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相信只要继续努力,这些黑土地上的嫩苗一定可以更加茁壮地成长。

(作者系哈尔滨理工大学派驻巴彦县丰乐乡新立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