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沉睡”资产!20个停缓建项目变身发展“活水” | 鞍山新闻网

5月8日,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在停缓建项目盘活处置工作中,他们精准施策、创新突破,成功激活20个停缓建项目,让城市“沉睡”资产转化为发展“活水”,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工作推进前期,市住建局主动作为,针对选派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发现及工作专班转办的停缓建项目,进行深入摸排。对存在涉法涉诉纠纷、缺乏建设资金以及需调整规划等问题的项目,逐一梳理历史沿革,捋顺项目手续,精准锁定启动盘活的难点堵点,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有效推动问题解决,市住建局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聚焦难点精准发力,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建立“四个一批”盘活方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县区为主条块联动、分类研究一事一议”原则,通过招商合作、扩大融资、完善手续、化解矛盾等方式,全力推进项目盘活。

在创新举措方面,市住建局针对项目盘活共性问题,推出精准招商融资、拓宽融资渠道、依法调整规划、完善建设手续、强化法治保障等5类有效措施。针对审批进度慢的“痛点”,打破传统“串联”审批模式,推行“并联+容缺”审批,大幅缩短审批流程;面对涉法涉诉难题,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府院联动机制,专题会商纠纷化解,加快案件办理;针对资金短缺困境,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国家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等政策,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助力企业破解资金难题。

同时,市住建局注重凝聚各方合力,提升工作质效。借助“双鞍融合”契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将优质项目向鞍钢、三冶等央企推介;协同自然资源、国资等部门,依法调整项目规划条件,引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联合社会资本,对项目进行盘活改造与运营管理;深度挖掘低效资产价值,结合城市更新规划,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带动周边资产增值。

截至目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项目等20个停缓建项目已成功盘活,消化处置闲置土地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面积109万平方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6亿元。停缓建项目的盘活,不仅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了城市形象,更为鞍山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