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鞍山诞生首家获公募资格的民间社会组织 | 鞍山新闻网

4月24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鞍山迎来慈善公益领域重要时刻。呼吸联盟志愿者协会正式从市民政局手中接过公开募捐资格证书,成为我市首家具备公募资格的民间社会组织。这一突破,恰逢该组织成立20周年。

2005年,呼吸联盟以网络为起点,从一个草根团队逐步成长。成立初期,秉持“鱼在水中靠鳃呼吸 我们在生活中靠关爱呼吸”理念,与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基金会合作,成功募集近千万扶贫资金和物资。2015年,呼吸联盟迎来关键转折,首次获评5A评级,此后逐步建立财务专项审计制度,将所有募捐转为对公账户操作。到2020年,“乐龄助浴”项目实现100%电子化捐赠追溯,不断向规范化迈进。2024年以来,在市民政局支持下,呼吸联盟完成慈善组织认定和公开募捐资格审批等法定程序,正式进入公募新阶段。

获得公募资格后,呼吸联盟将首个项目聚焦于困境儿童关爱。计划于2025年9月,借助岫岩满族自治县“辽蕾计划”品牌,启动“留守儿童成长包”公募项目,目标筹集200万元资金,为5000名儿童提供学习物资。在项目执行上,该组织与慈善中国等公开募捐平台联动,打造“需求筛查 - 物资采购 - 发放跟踪”全链条系统,每笔善款都实现GPS定位签收记录。对比2012年“蒲公英计划”手工台账模式,数字化管理系统让物资发放效率提升3倍,审计周期缩短60% 。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呼吸联盟二十年发展带来三重启示。法治是根基,从依赖个人账户募捐到依法开展公募,体现了《慈善法》实施后“善意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趋势;政社协同发挥重要作用,市民政局采取“培育与监管并重”策略,2024年投入230万元福彩公益金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生态;技术驱动发展,呼吸联盟积累的志愿服务和管理经验,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留痕,有望为其他社会组织提供可复制的管理模式。

从另一角度而言,从“朋友圈募捐”到规范化公募,从“随手捐”到“依法捐”,民政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双向奔赴”,重塑了鞍山公益慈善的信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