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一线丨5万人次参与!清明节祭扫“文明、便民”处处可见 | 鞍山新闻网


4月4日是清明节,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今年我市清明节祭扫情况以一种更为文明、有序、便民的方式进行。清明节当天,我市有超过50000名群众参与祭扫活动。民政、公安、公墓等部门联手加强管理和服务,祭扫活动井然有序。 

上午不到8点,记者来到国有墓园千秋墓园。进入墓园的道口处,公安交管人员设置了分流屏障,并有执勤人员合理疏散祭扫人群及车辆,确保了道路的畅通。为方便群众,千秋墓园专门准备了免费摆渡车,群众可以从路口乘车,直接抵达墓园停车场。

在墓园大门口,记者看到,为给祭扫群众营造更好的祭扫环境,千秋墓园提前做了很多准备。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上山,准备了多台电动摆渡车,循环发车;设置了便民服务流动车,可以兑换鲜花、取用扫帚抹布等工具;卫生间装修一新,不仅准备了卫生纸,还在外墙安装了一排水龙头,方便群众接水使用;在上山处,设置了人车分流等。尤其在墓园核心位置建设了一处花卉园,里面安置了鞍山市花金银花标志并种植了鲜花,让人走进墓园,心情更加平静。

清明节当天,莲花公墓、双龙山墓园、弘莲墓园、明珠公墓等,都迎来较多祭扫群众。这些公墓都基于自身条件、地理位置基础上,在墓园内部实施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包括便民服务台、摆渡车、饮用水及群众休息区等。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倡导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全部墓园均禁止携带火种上山,并且倡议使用鲜花替代传统的塑料花,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使得清明节的祭扫活动更显文明与清新。

清明节好人好事也涌现不断。在千秋墓园,一位保洁人员在山上捡到一个手包,发现里面有现金等贵重物品,第一时间交到墓园管理处,很快令物品物归原主,失主回来取到手包时,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