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惠州多家学校与科技企业签约
AI浪潮下 惠州教育的“智变”
惠州日报官方客户端 2025-03-24 12:05:41

在惠州的一间间教室里,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发生:惠州市实验中学北校区课堂上,智慧纸笔在学生们笔下沙沙作响,老师在云端精准地分析着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惠州市第八中学鸿蒙班的学子们手持平板,通过智能系统与老师互动……这是人工智能浪潮下,惠州教育的真实写照。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动教育数字化的战略下,惠州教育领域正掀起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深刻变革。从传统课堂到科技赋能,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智能设备全方位辅助。在惠州,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片中的遐想,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校园,重塑着教学模式与教育生态。


 

 
惠州市实验中学北校区
智慧纸笔营造智能教学新环境

在惠州市实验中学北校区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们正运用青鹿智能笔在特制的作业纸上进行随堂练习。当笔尖在纸上划过,书写路径、思考时间、错误环节等信息即刻传输至云端,教室的智慧一体机随即生成直观的分析报告。教师卢俊英据此清晰地了解全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常见错误。她表示,智慧纸笔使课堂教学互动实现即时反馈,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效果。


“有了智慧纸笔系统,我在课上能实时看到所有学生的作答情况,哪位学生在哪些题目上遇到了困难,哪些知识点掌握得还不够扎实,一目了然。”卢俊英说,智慧纸笔的使用能让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普遍存在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个别困难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学生们也对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赞不绝口。他们表示,刚开始使用智慧纸笔的时候,觉得它和平常的笔没什么区别,但用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它背后藏着这么多“小机关”,比如每次做完练习,系统会立刻提示哪些题做对了,哪些做错了,错在哪里,就像有个小老师在学生身边。而且,系统还会根据学生的错题,推送类似的练习,让学生马上巩固。

“2023年我们学校建成开学后,就确立使用‘数字光学点阵技术’的纸笔教学互动系统辅助教学,实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惠州市实验中学北校区校长潘齐云介绍,该系统支持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作业及自主学习等全场景应用,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惠州市第八中学
科技让教学更高效更精准

3月20日,在惠州市第八中学高一(1)班的英语课上,学生正全神贯注地做英语学习报上的练习,教室里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英语老师刘晓丹站在讲台前,耐心等待学生作答。学生们做完后,启动桌上的平板电脑,熟练地打开科大讯飞畅言智慧课堂系统,通过手写输入或者拍照的方式将答案传送到云端。刘晓丹在一体机上随机点出同学的答案,并详细讲解每道题的思路和要点。


惠州市第八中学开设四个华为鸿蒙科技班。

去年9月惠州市第八中学开设四个华为鸿蒙科技班,华为不仅向学校捐赠了一流的信息化鸿蒙智慧实验室,还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了平板等先进科技设施。惠州市第八中学副校长胡世界介绍,学校携手华为设计了绿色低碳、全栈自主可控的智慧校园系统,建立了教学管理数字化分析平台,并开发了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

“鸿蒙班利用人工智能模型及智慧课堂系统,通过AI技术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需求,为教师提供智能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推荐合适课外学习资源,拓宽知识面。”胡世界说,惠州八中还将引入智能批阅系统,快速准确给出作业和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答题思路与问题,助力教师针对性辅导。

刘晓丹告诉记者,AI让她的备课效率提高70%。课上用平板抢答、AI语音评测等功能,学生变得敢开口、参与度也高。通过与虚拟角色对话互动,系统实时纠正发音,营造了“沉浸式”英语环境。作业批改也更加精准,用AI一键批改英语作文,能马上指出语法错误,并生成词汇升级建议,她只需聚焦逻辑和创意点评,反馈效率更高了。“平台能实时分析学情数据,快速定位学生的薄弱点,还为不同水平学生推送个性化内容,真正实现‘千人千面’教学。”

鸿蒙班的学生们也深深感受到了科技为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平板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比如上课用来参与课堂互动和拍笔记、课下用来完成作业,老师可以实时掌握我们的学习水平,讲题更有针对性。”鸿蒙班学生谭嘉琳说,她可以利用老师推送的拓展资源、智慧课堂上自带的同步课和精准练进行个性化提升。


惠州今年多所学校已与科技企业签约合作


其实在惠州教育的创新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勇立潮头。今年春季学期一开学就有几所学校与科技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为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2月23日,惠州市实验中学与科大讯飞共同签订“共建惠州市实验中学&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示范基地”和“讯飞智能班”战略合作协议。接下来,惠州市实验中学将借助科大讯飞的自主核心技术,在智慧教学创新、智慧人才(学生)发展、智慧教师培育等方面打造惠州特色、湾区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示范基地。


惠州市实验中学与科大讯飞共同签订“共建惠州市实验中学&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示范基地”和“讯飞智能班”战略合作协议。

2月26日,惠州宏华中学与希沃签约AI智慧教育应用示范校战略合作,该校是希沃全产品接入DeepSeek后第一所签约的示范校。作为惠州市首家与希沃共建“AI+教育”示范校的民办高中,宏华中学将深度融合希沃教学大模型2.0、DeepSeek多模态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以“AI全场景覆盖”重塑智慧校园生态。

3月13日,惠州市南山学校与希沃共同签署“希沃智慧教育应用示范校”协议,双方将打造AI课堂智能反馈系统试点班,基于希沃易课堂平台的“2355共享+”智慧课堂模式,积极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

这些合作项目既展现了惠州教育在人工智能赋能方面的积极探索,也反映了各学校在结合自身特色与需求上的独特考量。从智慧课堂到教学管理,从设备升级到教育理念更新,相信科技将赋能惠州绘制一幅教育变革的生动画卷。


教育部门
积极拥抱AI 探索科技赋能教育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近年来,惠州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探索科技赋能,通过多方面的实践与创新,推动教育的智能化与个性化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和师生的数字素养。

市教科院师生数智素养提升项目相关负责人邓碧军老师介绍,在教学模式上,惠州创新提出“多师课堂”,整合现场骨干老师、实体机器人助教、线上大模型、远程助教团队及跨校团队等资源,实现教学智能化与协同化,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提升教学效果。


惠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健海为学生授课。

各校还将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中小学科学、数学等学科教学,提高学生对人工智能适应力、胜任力与创新力,培养计算思维和创新意识。“我们制定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施方案,通过培训、案例征集与评奖、与高校合作等方式,提升教师驾驭人工智能及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能力,培养核心骨干力量,扩大辐射影响力。”

而各种线上课程、主题班会、安全教育等活动,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学习效果,增强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将实现数字校园全覆盖


目前,惠州市正以创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为契机,遴选100所实验校,与国内一流高校以及研究院共同合作,建立多师课堂教学、教研模式,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同时遴选25所智慧教育实验学校、40个名师团队,基于各级智慧教育平台创设应用场景、构建课程、探索基于数智技术支撑下的教育评价与教师队伍发展,推动资源建设与教学创新。


惠州市实验中学北校区老师使用“智慧纸笔系统”。

“我们除了在大力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及省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外,还结合惠州市实际,进一步深化市级智慧教育平台的部署与应用,实现全市186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数字校园全覆盖,正在推动应用数据、优质资源与上级平台的相互融通。”邓碧军表示,此举将整合优质资源,通过开展教学、管理、培训等活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教育信息化水平,助力我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我们也将借助平台力量,通过名师线上实时答疑指导、辅导与综合研修等方式,进一步缩小中心城区与乡村地区、偏远地区师生在信息应用认知和能力素养上的差距,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专家
AI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均需调整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惠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健海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的获取已不再是难题,学生易在海量知识中迷失方向。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亟待调整,教学目标也需随之变革。


鸿蒙班每一位学生配备了平板电脑。

“教师应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使其难以被人工智能轻易完成,并将考核重点从单纯的知识复现,转向对创造与实践能力的检验,着重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原创性和新颖性,从而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准方向。”王健海认为,教师应将知识掌握作为基础目标,而非核心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价值判断、沟通及写作等关键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高效学习。“学生则需具备数字素养,涵盖信息辨别、问题表述、分析判断、与AI协同及AI伦理道德等多方面能力。”

王健海副教授强调,身处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必然是与人工智能共存共生的局面,因此,要培养学生超越人工智能的特殊技能,即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的质疑、批判、创造和人文情怀等。他说,无论教育如何变革,教师始终要承担起AI素养培训者、价值引导者、创新激发者这三重关键角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与社会责任,始终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文 惠报全媒体记者范文燕 叶丽莎 蓝斐菲 通讯员何碧兰 胡珊珊 余新香

图/视频 惠报全媒体记者姜劲宇

统筹 惠报全媒体记者范文燕

一审:李柏平  二审:刘恒志  三审:李小杨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