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健康险助力创新药械发展
支付规模三年复合增长103%
金融时报 2025-02-26 09:25: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民众对于高质量医疗保障服务的需求度也越来越高。高质量的医疗保障意味着更先进的医疗技术、更丰富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选择以及更合理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那么,如何让先进的创新药械惠及更多患者?近日,由中再寿险、镁信健康、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编写的《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为这一问题带来全新的解题思路。

众所周知,创新药械作为医疗健康服务供给中的要素之一,由于其价值高昂,普通患者负担较重,需要由不同的支付主体为消费者分摊支付压力。而多元支付是指集结不同支付主体的力量,依据各自经营逻辑,以多样的形式为创新药械付费,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其中,商业健康险凭借风险同质和精算平衡原则,为消费者提供保险保障。

《白皮书》总结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的实践,指出不同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决定了本国基本医保、商业健康险等不同支付方对创新药械的保障范围、待遇水平与管理模式。社会医疗保障和商业健康险共同构成了医疗费用最核心的支付方,而商业健康险利用大数法则发挥保险杠杆作用,在多数国家的创新药械费用支出中均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从产业协同发展视角来看,《白皮书》创新性地提出,虽然创新医药产业是被动支付主体,亦需在多元支付体系中积极参与风险共担,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保险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参与商业健康险的风险共担,进而提升保险支付效率,进一步降低患者负担,实现医、药、险、患的多方共赢。

在整个多元支付体系里,药品目录是各方的“黄金纽带”,它就像一把精准的标尺,帮助保险公司科学厘定价格;又如一座沟通的桥梁,让药企与保险公司能深度对话,共同打造风险共付机制,使健康险保障效率大幅提升。《白皮书》认为,让商业健康险在创新药械支付上发挥更大作用,扩大覆盖面是关键,这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白皮书》分析指出,我国商业健康险市场已经构建起一套完备且丰富的产品条线保障框架。无论是普惠保险的广泛覆盖,还是百万医疗险的高额保障;无论是中端医疗险的品质之选,还是高端医疗保险的定制服务,都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随着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民众对于先进医疗及药械服务的需求愈加强烈,保险业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正全力聚焦中端医疗险、带病体保险的产品创新,力求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更贴心的保障。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据估算,2024年商业健康险针对创新药械的总赔付额约为124亿元,近三年支付规模以103%的年复合增长率一路飙升,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牵头召开专项研讨会,组织头部险企共同探讨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标准化建设路径。中再寿险认为,商业健康险保障范围的复杂性较高,为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以及保险行业和医药健康的融合难度,应在商业健康险产品的创新过程中加强标准化建设,凝聚行业共识,形成行业统一的、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和差异化需求的多层次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作为和创新医药健康产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打通创新药使用堵点,加强保险与医药产业端融合并引入共付机制,进一步提升商业医疗险的支付效率。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