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满吉祥话的春联、大红的福字、五彩的灯笼……蛇年新春到来之际,江西省萍乡市凤凰街道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到处张灯结彩,年味十足。
前来走访的工商银行萍乡分行安源支行副行长陈海艳,在介绍完银行春节期间的金融服务保障工作后,问起服务中心在新年的资金需求情况。“能多贷点款当然更好啦,不过我们现在就很满意!”说话的是该中心总经理李春连。
47岁的李春连进入养老行业已经有11个年头,最初她和爱人在萍乡做助老志愿者的过程中,发现失能老人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在市场上很少,于是2014年夫妻俩决定从酒店服务行业转行开办养老院,并于2018年成立江西百姓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
图为萍乡市凤凰街道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人员为老年人过生日。 本报记者 谢文君 摄
在夫妻俩的努力下,如今百姓养老投入运营的连锁机构达到7家,覆盖萍乡市各县区,运营床位980张,其中凤凰街社区的入住率更是高达70%,因为服务好价格优,成为当地有名的特色普惠养老机构,还被纳入江西省养老重点民营企业,她本人也被评为江西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专家库成员。
李春连口中的贷款是工行萍乡市分行从2022年开始为她发放的一笔60万元基准利率的普惠贷款。作为小型民营养老机构,服务中心一直是租赁场所经营,在过去很难获得贷款,新设机构时租金和近200万元的适老化改造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尽管民政部门有4000元一张床位的适老化改造补贴,但这笔钱必须运营满一周年后才能申请。
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普惠养老再贷款,为符合条件的普惠养老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江西是试点省份之一。为加速推动政策落地,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联合市发改委和市民政局迅速组织召开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工作推进会,并在政策下达的三天内建立起普惠养老再贷款融资项目库,随即在工商银行萍乡市分行的会议室里,召开了全市第一场养老企业银企对接政策宣讲会。
当时李春连面临莲花县、上栗县两家机构开立,一时间资金捉襟见肘。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接到了民政局的参会电话。会上,工行与李春连一拍即合,会后仅一天时间,就完成审批、授信、放款等流程,并以该行当时最优贷款年利率3.7%,向江西百姓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流动贷款60万元。这一贷就连续三年,利率也降至3.45%。这笔贷款不仅是公司获得的第一笔贷款,还成功申报了萍乡市首笔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有了稳定且优惠的信贷资金支持,公司不仅渡过难关,还实现了快速发展。
李春连欣喜地告诉记者,就在上个月,凭借多年养老服务经验,他们还新设立了一家专业照护失智老人的服务中心,因此,将来他们对金融的需求还会持续增加。
大伙聊到养老金融的话题时,工行萍乡分行副行长熊宇轩坦言,与大多数小微企业类似,小型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大多存在自身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制度不够规范,甚至外债情况不明晰等情况,导致银行难以实现精准信贷评估。目前他们也正在积极改变信贷方式,以期通过科技赋能的方式,对接民政、医保、社保等城市智慧大脑数据,从而构建更为适合养老服务机构实际经营情况的信贷评价体系,尽可能为企业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了解到,近两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民政局以及4家试点银行的努力下,该市已有5710万元为普惠养老机构发放的贷款获得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资金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副行长刘春华表示,养老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为全力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该行进一步强化与民政部门的通力合作,引导辖内金融机构用足用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推动信贷资金、民间资本更多更好流向养老产业。据统计,在政银合力推动下,萍乡养老服务机构数、完成适老化改造床位数快速增长,目前有公办养老院41家,民营养老院25家,适老化床位上万张。
采访结束时,正巧赶上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吃完午饭,90岁高龄的谢奶奶看见李春连,便满脸高兴地拉着她的手。谢奶奶是一名工厂退休的老党员,尽管有轻度认知障碍,衣着却干净整洁、头发也梳得一丝不乱。她亲昵地靠着李春连并告诉记者:“这是我的‘女儿’,她对我可好了,我好感谢她。”李春连则回握住老人家的手说:“您要感谢政府,感谢银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