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乌江蜿蜒流经德江,进入沿河,成了两地相连的血脉,脱贫攻坚期间,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沿河和有着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桶井乡的德江,因贫成为省、市、县极为关注的地方,脱贫出列、奔向小康是两地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心愿。
自2012年起,中国五矿集团(以下简称“五矿集团”)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定点帮扶铜仁沿河、德江两县。聚焦铜仁所需,五矿所能,充分发挥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优势,着力解决铜仁定点帮扶点的长远发展问题,凝聚起帮扶的澎湃合力,在铜仁高质量发展的锦绣画卷上着色添彩。
十多年来,一个个凝聚深情的民生工程陆续建成,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帮扶账单持续加码,一条条独具特色的产业链逐渐形成……跨越万水千山的千里奔赴,携手共同富裕的倾情相助,五矿力量为铜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牢记嘱托,真抓实干
脱贫攻坚迎来“新机遇”
天高云淡,乌江岸边绿浪延绵。走进德江潮砥镇的腾溪村,流水潺潺,绿水掩映下,连户路通向各家各户……
谁曾想,过去的腾溪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没有连户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腾溪村曾经的真实写照,一到晚上,整个村寨黑灯瞎火,用水难,群众多有怨言。
帮扶之路该如何走?五矿集团将帮扶工作的起手式放在修路。
帮扶初期,五矿集团拨付项目资金在腾溪村优先实施道路、水池、村庄环境改善等帮扶举措,该村里里外外发生着巨大变化。
“以前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到潮砥街上,现在十多分钟就可以了。”村党支部书记冉光霞说,在五矿集团的帮扶下,村里先后修建并硬化总里程达10公里的组组通路。同时,产业路、联户路也通到田间地头和家门口。
“到处都是水泥路,不光是出行方便,农业生产也很方便。”村民张喜说,五矿集团出资为村里修建4000米生产便道后,农具农资直接就可以运到地里,不仅省时还省力,现在种30亩庄稼轻松不少。
腾溪村13个村民组402户1337人,祖祖辈辈一直沿袭着“守着乌江没水喝”的艰难日子。五矿集团帮扶腾溪村后,在村里架设引水管10000余米,实现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依托交通,饮水的便利,村里的产业也越发越好。
腾溪村大部分是沙性土壤,由于缺水,村里发展农业产业总是屡战屡败。五矿集团在帮扶中找准“病根”在腾溪村“对症下药”着力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2017年以来,五矿集团总投资1302.78万元,帮助潮砥镇脐橙产业发展,援建该镇脐橙园区生产便道、灌溉系统、生物杀虫管护设施、村庄连户路、路灯、产业路、脐橙包装销售设施、配套设施建设、产业管护、换苗补种等。扶贫项目惠及腾溪、陈袁、新华、小溪、阡门、官宅6个村(社区)2297户1059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66户2592人。
这只是五矿集团对口帮扶铜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
“扶贫攻坚,基础先行”,五矿集团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定点帮扶铜仁的工作重点。
2016年,五矿集团投入207万元,为德江桶井乡青元村、木朗村,修通通组公路6300米,修通连户路4600米,修通排洪沟320米,路灯167盏,蓄水池4口;
2019年,五矿集团投入资金230万元为沿河新景镇石界村希望小学新建一栋教学楼;
2020年,五矿集团投入资金约380万元为沿河新景镇长依村修建路灯、家用太阳灯,对所有农户住房进行立面改造;
……
十多年来,在德江潮砥镇、桶井乡、沙溪乡、沿河新景镇、黑水镇等乡镇都留下了五矿集团倾情帮扶的身影,惠及群众数十万。
泥路变水泥路,危房变新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五矿集团为铜仁山坳里的村民插上翅膀,脱贫致富已不再只是梦想。
巩固成果,产业帮扶
乡村振兴激发“新活力”
每到九月,德江县桶井乡玉竹村菊花种植基地里,成方连片的金丝皇菊竞相开放,犹如一片金色海洋,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旅游。
“我们桶井现在是月月有花、季季有果,村民日子越过越好,非常感谢五矿集团的帮扶。”德江县桶井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汉卿激动地说道。
位于铜仁西部的德江县桶井乡,曾是贵州20个极贫乡镇之一,过去这里深山沟壑、土地贫瘠、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产业一度发展不起来,严重制约了桶井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乌江水波连波,乌江两岸石窝窝,贫穷日子真难过,坐在乌江没水喝。”这首流传至今的顺口溜是桶井乡昔日的真实写照。
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五矿集团的倾情帮扶。
2015年,金丝皇菊在桶井乡还只是作为观赏花栽种在路边,无人在意这朵“小黄花”能变成“致富花”。
桶井乡的菊花种植始于2017年,当年在玉竹山1500亩经果林里全部套种,达到了美化园区风景,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效应。
然而,金丝皇菊收获之后,当年销售却没有打开市场。为此,五矿集团把菊花茶列入集团消费扶贫产品,收购桶井菊花,解决销售难题。
2019年,金丝皇菊初见效益,菊花种植遵循“做优做精做强”宗旨,减少种植面积,做强产量和质量,常年保持在500亩以上。每到秋季,橙黄橘绿,黄花遍地,土地效益倍增,形成了上下立体经济效应。
此外,自2020年起,五矿集团投入480余万元为桶井乡援建菊花加工厂房,帮助当地合作社注册商标、申办生产许可证和有机认证,在五矿集团扶持下,当地发展形成了从种植到深加工、销售的菊花全产业链条,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合营企业,桶井乡金丝皇菊品牌声名鹊起。
发展靠产业,产业靠项目。为了给群众建立长富久富的支柱产业,五矿集团“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双管齐下,立足当地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重点帮扶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位于乌江之畔的沿河黑水镇,同样在五矿集团的帮扶下焕发了新生。
五矿集团的帮扶工作始于对黑水镇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度调研。针对当地“七山两水一分田”的地形特点,以及村民思想保守、资金分散、果树种植面积小、果园管理不善等问题,五矿集团决定以桃梨产业为基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020年以来,五矿集团投入大量帮扶资金,采取“两园带五村,五村促全镇”的发展模式,在龙堡、氽塘、爱群、侯家、桂家山等5个村(社区)连片建立了2000亩“桃梨欢喜”农业示范园。
在“桃梨欢喜”农业示范园的建设过程中,五矿集团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引入了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理念。他们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为村民详细讲解果苗培育、浇水施肥、病虫防治、科学采摘等专业知识,培养了一批“土专家”和“田秀才”。
同时,五矿集团还帮助黑水镇建立了“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百姓参与、利益共享”的运营模式,成立了贵州矿沿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创新“1125”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并建立了“4321”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产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村民。
曾经的荒山如今桃梨飘香,变成了发家致富的金山,向老百姓的生活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甜蜜的养分。
当前,五矿集团援建的沿河新景镇柑橘产业园、黑水镇“桃梨欢喜”农业产业示范园,德江桶井乡金丝皇菊基地、潮砥镇新华社区脐橙产业园等一大批有特色、能复制、可推广的项目逐步在铜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推动铜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产业帮扶,帮扶到底。这几年,五矿集团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订单农业合作、新零售战略辅助等方式,帮助德江、沿河两县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成熟一个购买一个推荐一个,倾情助力德江、沿河农产品销售,确保帮扶实效不中断、不滑坡。
搭乘五矿集团定点帮扶的顺风车,铜仁的脐橙、桃梨、花椒、天麻、金丝皇菊等农产品走向了北京、苏州、上海等大城市,备受山外人青睐。
接续奋斗,持“旧”出“新”
乡村面貌焕发“新生机”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十多年来,五矿集团先后选派5批次15名骨干挂职德江、沿河副县长和驻村第一书记,坚持“帮当下”和“扶长远”并重,加大帮扶力度,帮助县域发展厘清思路,为农村薄弱地区发展注入了新智慧。
2023年春天,轻车简从,时任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的郑达峰根据中央统一部署,走进了德江县,挂职任德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主要负责五矿集团定点帮扶工作。
生长于东北的郑达峰,健谈亲和,到德江挂职以后,从不把自己当“客人”,主动融入工作中,充分发挥五矿集团与德江县“联络员”作用,积极推进五矿集团公司与德江县的定点帮扶协调工作。
两年来,郑达峰走遍了德江所有乡镇,在调研过程中,郑达峰注意到了德江县肉牛、菊花、天麻、精品水果及正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业。他多次到共和、潮砥、桶井等乡镇了解各类产业发展状况,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身处于互联网最发达的时代,郑达峰深知网络传播的重要性,挂职刚满两个月,便在抖音、微信视频号注册“达峰正能量”账号,化身为“推销员”,不遗余力地推介德江茶叶、柑橘、葡萄等各类优质农特产品,宣传德江青年人创业故事,更频频出镜在本地网络达人“爱莲嬢嬢(古村乐乐)”等新媒体账号上,以最朴实的口吻助推“黔货出山”。
2023年,在实地考察德江焕河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时,郑达峰对当地转型的“瓶颈”,发展的“短板”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他提出要结合全域旅游要素,改善旅游休闲环境,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郑达峰向五矿集团申请帮扶资金100万元,将“融合”作为焕河古村落改造和发展的突破口,建成露营基地发展旅游新业态。
在郑达峰的指导下,焕河村还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挖掘、传承、创新传统村落中的古民居、古树群等有形的历史文化载体,不断深耕短视频传播领域,不断提高曝光度和触网度。
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百度等平台,检索“焕河村”关键字样,可以看到相关话题已有4000万余次浏览量,“焕河村”常年位居抖音平台中铜仁市区域景点类排行榜前10,收藏量达5万+,“爱莲嬢嬢(古村乐乐)”“黔东农仓”“古村家族”等依托焕河传统古村落优势打造的新媒体账号全网粉丝量已超600万人……通过新媒体的赋能,焕河村的传统产业得到了转型升级,群众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
时间见证了铜仁山水的发展与变化,也记录下了五矿集团挂职干部们的奋进与喜悦。
杨聪,年仅24岁的他2017年被选派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渡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面对贫困落后、交通闭塞的渡江村,杨聪扑下身子深耕扶贫工作,一干就是四年,先后帮助两个贫困村顺利脱贫,被授予贵州省“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铜仁市“脱贫攻坚青年先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先锋”等荣誉。
雍建成,2021年挂职上任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副县长,“一顶草帽一个包,田埂当作办公桌。”起早贪黑,三个月时间跑遍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23个乡镇,推动黑水镇“桃梨欢喜”农业先行示范园帮扶项目取得实效,挂职期满后又主动申请延期一年,继续扎根基层一线,服务沿河人民。
龚庆中,在挂职德江的帮扶日子里,走访了各地的种植大户,联系销售了200多万的农特产品,“中国五矿集团”几个字眼随着他的足迹,走进了德江更多普通群众的心中……
从筑公路、凿水池,解决民生难题,到育人才、强帮扶,发展特色产业,汇聚合力绘就振兴画卷……这十多年来,一批批五矿人前赴后继,真抓实干,时至今日,五矿集团的帮扶接力棒还在延续,全力推动着铜仁乡村振兴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