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将推出“石榴花开美西宁”系列报道 | 西宁晚报

“石榴花开映西宁,民族团结一家亲。”今天,西宁晚报“石榴花开美西宁”栏目正式开栏啦!

西宁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省会城市,西宁民族团结工作地位重要、特色鲜明。西宁市总面积7606.89平方公里,辖5区2县及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常住人口248.1万人,有汉、回、藏、土、撒拉、蒙古等5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0.7万人,占总人口的28.5%,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在全国省会城市(含自治区首府)中列第三。2017年和2022年西宁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荣誉,是唯一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称号的省会城市,7个县区均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民族地区考察时,常常来到社区了解民族团结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省委书记吴晓军,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罗东川强调,当前,全省上下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要不折不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大要求落地落实、见行见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各族人民。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卫东指出,要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扛牢一域稳则全局安的首位责任,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创建“社区石榴籽家园”上探索更多路径,在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上寻求更多载体,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好发展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西宁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将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创新推动社区“石榴籽家园”建设,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打造互嵌式社区,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新的历史时期,西宁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落实青海“五个文化”培育弘扬,对西宁“五个文化”发展赋予新责任和新使命。其中,兼收并蓄、包容大气的“和合文化”是西宁文化之“基”,民族交融、文化交汇、移民交集孕育了西宁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大文化格局。

即日起,西宁晚报开设“石榴花开美西宁”栏目,精选西宁176个社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典型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用系列报道的方式,形象讲述他们的精彩故事,以飨读者,敬请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