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2024年度会议在武汉举行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胡磊 赵曦 2024-12-22 12:51:05

近日,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2024(武汉)年会于武汉音乐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年会由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主办,音乐创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处、科研处、作曲系、管弦系共同承办,包含4场理论与创作的专家论坛讲演会,一场交响作品音乐会和一场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在为期两天的年会中,中国音乐理论界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展开讨论,优秀青年演奏家们演绎了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一批作曲家的优秀交响乐和室内乐作品。


12月的武汉,天气渐寒,但武汉音乐学院里却洋溢着热烈而不失庄重的浓郁学术氛围。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年会的首场活动“交响作品音乐会”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武汉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李端阳,武汉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高雁出席音乐会。


李端阳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2024年度会议的召开,将为推动作曲与作曲理论学科共生发展、为繁荣国家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注入新的动力,也为武音师生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国内作曲与作曲理论学科前沿、提高音乐创作研究水平的宝贵机遇,对推动学校作曲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优秀音乐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叶小钢代表中国音协及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向武汉音乐学院致以感谢。他表示,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由全国作曲与作曲理论专业工作者和对该领域发展做出较大贡献者组成。学会为繁荣和发展中国音乐创作而不断努力,推动作曲理论研究与音乐创作实践之间的多维互动,促进作曲与作曲理论学科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自学会成立以来,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了新作品音乐会、学术研讨会和学会年会等多项学术活动,为推动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寄语并期望本次年会能有许多新的收获,给中国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带来更多新的成果。


音乐会现场


第二天,年会开幕式及学会会议在武汉音乐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叶小钢,李端阳,高雁,中央音乐学院副校长秦文琛,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贾达群,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副会长范哲明、蔡乔中,以及到会的学会理事和学会会员参加会议。开幕式由学会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丹布主持。


会议现场


高雁代表武汉音乐学院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本次学会年会在武汉召开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向全国同行专家展示学校作曲与作曲理论学科建设成果的难得机会,学校将以此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音乐院校的交流合作,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创作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叶小钢作学会年度总结报告。他指出,2024年是学会发展过程中稳中求进的一年,学会各项工作均如期完成,各位学会成员们的作品在国际、国内音乐节中大量展演,作曲与作曲理论相关的重大活动也陆续开展。学会组织建设逐步完善,队伍稳步壮大,在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后,叶小钢围绕学会工作、重大活动组织与参与、学会负责人、理事和会员的重要创作与演出以及作曲理论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全面梳理了学会2024年度取得的成绩。


会上,范哲明宣读今年新增加的68位会员名单,副会长蔡乔中宣读增设视唱练耳专委会的决定和相关事宜。


本次年会的两场音乐会,共上演了13位作曲家的14部作品。交响乐作品分别是:周湘林《天马》(二胡与管弦乐队)、吴少雄《海神-妈祖》(交响音诗)、安承弼《阿里郎》(大提琴协奏曲)、叶小钢《消失的银杏》(为乐队而作),武汉音乐学院集体创作的交响乐《永远的焦裕禄》选曲:姬骅第一乐章《英雄意气》、龚华华第四乐章《霁月追思》、王涵第五乐章《魂飞万里》。


第二天上演的室内乐作品有:郭元《摇篮曲》(为女高音与中提琴而作)、秦文琛《遥》(大提琴独奏)、赵曦《暖春寒》(古筝与钢琴)、陈丹布《袖剑与铜甲金戈》(琵琶独奏)、赵子翔《天元》(钢琴三重奏)、史付红《曼陀罗第2号》(为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而作)以及龚华华《沧浪》(为大管于室内乐而作)。作曲家们以自然、人文为题,关注社会与民生,抒发情感,歌颂楷模,讴歌时代。所有作品饱含着作曲家对自然、文化、人生、时代的思忖,反映出现当代中国作曲家传承好发扬好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会议大合影


在为期两天的年会研讨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康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贾达群,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彭志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唐建平,沈阳音乐学院教授范哲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金平,西安音乐学院教授韩兰魁,学会副会长教授蔡乔中,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师占成,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向民,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赵冬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教授高平,哈尔滨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张磊,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吴基学,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梁发勇,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张璟,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姜之国,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杨和平,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老师米久单增,依次进行发言交流。其中既有个人创作经验感悟的分享,也有纯理论的概括抽象;既包含了对音乐创作技术的总结,也囊括了对音乐创作的经验反思;既有针对当代作曲理论类研究数据的深度观察,也有针对中国作曲技术理论发展的回望与展望,反映了中国音乐理论家与时俱进的思考和中国音乐理论界的思想深度。


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2024(武汉)年度会议既有音乐里的中西互摄,审美上的雅俗共融,更有学者们别具异趣的视角,宽阔宏达的视阈和不落窠臼的思想。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将坚守初心,引领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工作者们,继续深挖中国文化的根源,继承中国先哲的智识,持续创作、潜心研究、广泛传播中华音乐文化。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